砂垫层施工方案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的砂地基、地基处理以及地面垫层(夯实和碾压法).一、材料及主要机具:1、天然级配砂或人工级配砂:采纳质地坚硬的中砂、粗砂、砾砂。2、级配砂材料,不得含有草根、树叶、塑料袋等有机杂物及垃圾。3、主要机具:一般应备有木夯、蛙式或柴油打夯机、推土机、挖掘机、手推车、平头铁锹、喷水用胶管、2m 靠尺、小线或细铅丝、钢尺或木折尺等。二、作业条件:1 设置控制铺筑厚度的标志,如水平标准木桩或标高桩,或在固定的建筑物墙上、槽和沟的边坡上弹上水平标高线或钉上水平标高木橛。2、在地下水位高于基坑(槽)底面的工程中施工时,应实行排水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使基坑(槽)保持无水状态。3、铺筑前,应组织有关单位共同验槽,包括轴线尺寸、水平标高、地质情况,如有无孔洞、沟、井、墓穴等。应在未做地基前处理完毕并办理隐检手续。4、检查基槽(坑)的边坡是否稳定,并清除基底上的浮土和积水。三、操作工艺1、工艺流程:1、检验砂石质量 -分层铺筑砂石水-夯实或碾压-找平验收2、对级配砂石进行技术鉴定,如是人工级配砂石,应将砂石拌合均匀,其质量均应达到设计要求或法律规范的规定。3、分层铺筑砂石4、铺筑砂石的每层厚度,一般为 15〜20cm,不宜超过 30cm,分层厚度可用样桩控制.视不同条件,可选用夯实或压实的方法.大面积的砂石垫层,铺筑厚度可达 35cm,宜采纳 6〜10t 的压路机碾压。5、砂和砂石地基底面宜铺设在同一标高上,如深度不同时,基土面应挖成踏步和斜坡形,搭槎处应注意压(夯)实.施工应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6、分段施工时,接槎处应做成斜坡,每层接岔处的水平距离应错开0.5〜1。0m,并应充分压(夯)实。7、铺筑的砂石应级配均匀。如发现砂窝成堆现象,应将该处砂子挖出,分别填入级配好的砂。8 洒水:铺筑级配砂在夯实碾压前,应根据其干湿程度和气候条件,适当地洒水以保持砂石的最佳含水量,一般为 8%〜12%。9 夯实或碾压;夯实或碾压的遍数,由现场试验确定。用木夯或蛙式打夯机时,应保持落距为 4〜5mm,要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全面夯实,一般不少于 3 遍.采纳压路机往复碾压,一般碾压不少于 4 遍,其轮距搭接不小于 50cm。边缘和转角处应用人工或蛙式打夯机补夯密实.10、找平和验收:11、施工时应分层找平,夯压密实,并应设置纯砂检查点,用 2cm3的环刀取样;测定干砂的质量密度.下层密实度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施工。用贯入法测定质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