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白斑的预防职业性白斑是指长期接触苯基酚、烷基酚类等化学物质而引起的皮肤色素脱失斑,常见于石油化工、合成树脂、橡胶、木材加工、油漆制造和印刷等行业。此类白斑一般发生在接触部位,而当脱离接触上述物质后,皮肤色素一般可渐渐恢复正常。职业性白斑是我国法定的职业性皮肤病之一,虽然不像尘肺、职业性肿瘤、职业性中毒等职业病那样可怕,对接触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身体的总体健康没有发生质的改变,但是对接触人员的容貌及心理健康威胁特别大,尤其会对中青年女员工病患的心理健康造成损害,所以必须加强预防工作。引起职业性白斑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性白斑是指在职业活动中,接触生产性有害因素引起的色素脱失斑,某些苯基酚和烷基酚类对皮肤皆有脱色作用。2025 年 10 月 1日起正式实施的 GBZ236-2025《职业性白斑的诊断》,列举了 18 种常见致职业性白斑的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分别为:对苯二酚、对书丁基酚、对叔丁基邻苯二酚、对叔戊基酚、对甲氧基苯酚、羟基茴香醚、氢醌甲基醚、对辛基酚、对壬基酚、对异丙基邻苯二酚、对甲基邻苯二酚、丁基苯甲醇、叔丁基-4-羟基茴香醚、苯酚、邻苯二酚、对甲酚、对苯基苯酚、氢醌单苄醚。因此,凡是在生产、运输、储存与使用过程当中,接触上述化学物质的工人,均有发生职业性白斑的可能。该病涉及的行业较多,如:石油化工、合成树脂、橡胶、伐木、木材加工、造漆、印刷等行业,以及使用含酚制品的工人、医务人员均可发生白斑皮损。职业性白斑症状体征职业性白斑的发病,常见于长期与上述化学有毒物质或制品有接触的作业人员中。发病的症状主要表现在手、前臂等皮肤暴露接触部位,也可累及颈、面部等其他部位。白斑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无痛、痒等刺激性自觉症状,脱色程度与接触的致病物的时间和量有一定关系,有的与寻常白癜风类似,所以也有人称之为“职业性白癜风”。职业性白斑表现为大小数目不一、形态不同、不规则的点状,或者呈现片状色素斑脱失。职业性白斑病患在脱离接触致病化学有毒物质后,可以自行缓解或消退,恢复原来肤色。病患发病后假如继续接触,可使白斑快速扩大,累及腹、腰部,但脱离接触后,病情可得到控制且白斑缓慢缩小。职业性白斑诊断与鉴别诊断职业性白斑,须同时具备以下 5 项条件:有明确接触苯基酚及烷基酚类的职业接触史;于接触致病物 1 年或更长时间后发病;皮损耗发于手、腕部及前臂等直接接触部位,亦可发生于颈部、前胸、后背、腰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