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暴露应急预案为了维护医务人员职业卫生安全,有效防止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降低发生职业暴露感染各种传染病的风险,保护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依据《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及《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相关要求,特制定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应急处置预案,请遵照执行。一、组织体系1、成立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业务副院长 副主任医师成员:**医务科主治医师** 护理部主任 副 主 任护师**医院感染管理科科长 副主任护师**医学检验科主任 主管技师** 疾病预防控制科科长 副主任护师**感 染 性疾病科门诊主任副主任医师2、职责(1)在组长的领导下开展职业暴露应急处置工作;(2)组织开展职业安全防护相关知识培训;(3)落实各科室预防职业暴露防护用品配备情况;(4)开展职业暴露后的风险评估及提出预防治疗建议;(5)落实职业暴露后,批准经费支出;(6)落实职业暴露后的相关检测工作;(7)落实职业暴露后预防用药治疗工作;(8)落实职业暴露后登记及随访工作。二、发生各类职业暴露后应急处理措施1、工作人员发生血液和体液皮肤黏膜暴露(1)锐器伤① 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避开挤压伤口局部,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流动水进行冲洗。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 75%的乙醇或者 O.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2)黏膜暴露: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污染的黏膜,直至冲洗洁净。(3)皮肤暴露:用流动水和洗手液清洗被污染的皮肤,直至冲洗洁净。2、化学污染(1)皮肤接触时,用大量的清水冲洗 15min。如溅入眼睛时,立即采纳大量的清水彻底冲洗眼结膜囊 15-20min,频繁瞬目(眨眼睛),并立即就医;不得用手揉搓眼睛。(2)立即到急诊室或眼科就诊,根据造成污染物质的不同性质用药。(3)在发生事件后的 24 小时内向医院感染管理科、医务科或护理部报告。3、灼伤(1)碱类灼伤:① 皮肤:应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碱性物质基本消逝为止,再用 1%~2%醋酸或 3%硼酸溶液进一步冲洗。眼睛:被碱灼伤时应先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再选择适当的中和药物如 2%~3%硼酸溶液大量冲洗,特别要注意眼睑穹窿部要冲洗彻底。(2)酸类灼伤:① 一般酸灼伤皮肤:被一般酸灼伤后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彻底冲洗后可用 2~5%的碳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