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45分钟章末检测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4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5~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6分,共48分)1.(2018·海安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大小等于路程B.计算火车过桥时所用的时间,火车可当成质点C.速度变化快的物体加速度不一定大D.参考系可以是匀速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变速运动的物体答案:D2.(2018·成都模拟)如图所示为成都到重庆的和谐号动车车厢内可实时显示相关信息的显示屏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处的数据分别表示了两个物理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处表示时间,乙处表示平均速度B.甲处表示时间,乙处表示瞬时速度C.甲处表示时刻,乙处表示平均速度D.甲处表示时刻,乙处表示瞬时速度解析:甲处表盘显示时刻,乙处表盘显示动车行进过程中的瞬时速度,答案为D.答案:D3.两物体A、B由静止开始从同一位置沿相同方向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运动的位移-时间(x-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物体A、B在t=2.5t0时刻相距最远B.两物体A、B在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相同C.两物体A、B在t=2.5t0时刻速度相同D.两物体A、B在t=t0时刻相距最远解析:两物体A、B在t=2.5t0时刻处于同一位置,相距最近,两物体A、B在t=t0时刻相距最远,选项A错误、D正确.两物体A、B都是先沿x轴正方向做匀速运动,后沿x轴负方向做匀速运动,根据位移图象斜率表示速度可知,在沿x轴负方向做匀速运动过程中速度相同,选项B错误.两物体A、B在t=2.5t0时刻速度不相同,处于同一位置,选项C错误.答案:D4.(2018·福建省仙游一中月考)一条悬链长7.2m,从悬挂点处断开,使其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整条悬链通过悬挂点正下方20m处的一点所需的时间是(g取10m/s2)()A.0.3sB.0.4sC.0.7sD.1.2s解析:悬链下端到达20m处时,用时t1,则12.8=gt,悬挂点落至20m处用时t2,则20=gt,可知悬链通过20m处用时Δt=t2-t1=0.4s,B对.答案:B5.(2018·河北承德市月考)图示是某质点运动的速度图象,由图象得到的正确结果是()A.0~1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B.0~2s内的位移大小是3mC.0~1s内的加速度大于2~4s内的加速度D.0~1s内的运动方向与2~4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解析:根据v-t图象可知,质点在0~1s内的位移x1=1m,平均速度1==1m/s,1~2s内的位移x2=2m,0~2s内的位移x=x1+x2=3m,A错误、B正确.0~1s内的加速度a1=2m/s2,2~4s内的加速度a2=-1m/s2,负号表示a2和v方向相反,故a1>a2,C正确.0~1s内与2~4s内的速度均为正值,表示物体都沿正方向运动,D错误.选B、C.答案:BC6.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途中用了6s时间先后经过A、B两根电线杆,已知A、B间的距离为60m,车经过B时的速度为15m/s,则()A.车经过A杆时速度为5m/sB.车的加速度为15m/s2C.车从出发到B杆所用时间为10sD.从出发点到A杆的距离是7.5m解析:根据=求得汽车在A、B之间的平均速度=10m/s则=得vA=5m/s,故选项A正确;汽车的加速度a==1.66m/s2,故选项B错误;汽车从出发到B杆的时间t==9s,故选项C错误;根据v=2ax,得x=7.5m,故选项D正确.答案:AD7.一质量为m的滑块在粗糙水平面上滑行,通过频闪照片分析得知,滑块在最开始2s内的位移是最后2s内位移的两倍,且已知滑块最开始1s内的位移为2.5m,由此可求得()A.滑块的加速度为5m/s2B.滑块的初速度为5m/sC.滑块运动的总时间为3sD.滑块运动的总位移为4.5m解析:根据滑块最开始1s内的位移为2.5m,有2.5m=v0×1s-a×(1s)2,根据滑块在最开始2s内的位移是最后2s内位移的两倍,有v0×2s-a×(2s)2=2×a×(2s)2,联立解得a=1m/s2,v0=3m/s,选项A、B错误;滑块运动的总时间为t==3s,C正确;滑块运动的总位移为x=t=4.5m,D正确.答案:CD8.在一大雾天,一辆汽车以32m/s的速度匀速行驶在高速公路上,t=0时刻汽车司机突然发现正前方100m处有一辆货车以20m/s的速度同方向匀速行驶,为避免与货车相撞,汽车司机立即刹车.已知两车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A.汽车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为4m/s2B.两车的最近距离为82mC.t=6s时汽车和货车相撞D.t=3s时货车在汽车前解析:由v-t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