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临床路径腰椎连结紊乱 综合征 临床路径 一、腰椎连结紊乱综合征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腰椎连结紊乱综合征行坐式牵引正脊法(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一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和我院“坐势牵引正脊法治疗脊柱连结紊乱性疾病技术的基本理念”。1.病史:有腰椎连结(椎间盘、小关节、韧带等)紊乱的临床症状,如腰痛、单侧或双侧神经根损伤或马尾神经损伤的症状.及或有腰部急慢性损伤史。 2.体征:有腰椎连结紊乱的阳性体征。如:腰椎屈曲度改变,腰椎棘突间隙处压痛、单侧或双侧神经根损伤的阳性体征.3.影像学检查:有腰椎连结紊乱的表现.如椎间盘形态改变(椎间盘萎缩、血管翼形成、弹性减弱、椎间盘膨出、髓核突出、髓核变性等)、、小关节位移或退变(关节突增生肥大、关节软骨破坏间隙变窄、关节内真空、关节面毛糙硬化、关节半脱位、关节囊钙化等)、椎体位移或退变(椎体缘增生、骨赘形成等)韧带退变(如黄韧增生肥厚钙化)等临床表现。 (三) 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符合腰椎连结紊乱综合征. 2. 经临床医师推断达到住院标准,需要住院治疗,本人同意接受坐势牵引正脊法治疗者。3. 无尿便障碍、神经麻痹、突出物过大、椎管狭窄严重、椎体位移 1 度以上、躯干部皮肤破溃及合并妊娠等不适合“坐势牵引正脊法”治疗的情况.4.如同时患有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别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四) 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一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和我院上报并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的适宜技术推广和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坐势牵引正脊法治疗脊柱连结紊乱性疾病技术”。1、坐势牵引正脊手法治疗;2、复合物理因子治疗;3、药物治疗;4、活动与锻炼。(五) 标准住院日为 15-20 天.(六) 住院期间检查项1.必须的检查项目:(1) 血常规,血沉,尿常规; (2) 抗链“O”,类风湿因子,免疫因子,血糖;(3) 心电图; (4) 腰椎正侧位片、腰椎 CT 及/或 MRI.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的项目:(1) 肝肾功能,血脂、血粘度、B 超、动态心电、动态血压 (老年人或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史者); (2) HLA-B27,颈椎、胸椎、骨盆或其他骨关节片,经颅多普勒(既往有相应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