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腰痛诊疗方案评估、分析、总结评估:我们近一年来共收集 56 例腰痛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按 17 年诊疗方案诊断治疗,并参照 JOA 评分腰腿痛评分表进行了疗效评价。其中临床控制 39 例,占 69.64%; 显效 12 例,占 21.42%;有效 4 例 占 7.1%;无效 1 人,占 1.7%,总有效率为 98.3%。分析:17 年我们在运用针灸、推拿、内服汤药治疗的同时,增加了针刀治疗,进一步提高了治疗有效率,但在临床观察和对评分表治疗前后对比,发现部分患者下腰痛症状的缓解不明显,经分析考虑因素有:1、患者存在小关节紊乱,在推拿治疗时手法单一,未进行整复或整复不到位;2、腰部肌肉痉挛未得到有效缓解,为推拿松解手法未达到要求及缺少相应的物理疗法。总结:随着诊疗方案的不断完善,治疗手段的增加,临床治疗效果也在进一步提升。但在临床治疗中仍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患者下腰痛恢复较慢,针对该问题我们分析后总结出有两个影响因素需要解决,所以在 18年及以后工作中要加强对推拿师进行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培训,同时积极利用现有理疗设备应用到腰痛治疗中。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2025)中医病名:腰痛 西医病名:腰椎间盘突出症一、诊断:(一)疾病诊断参照 1994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多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多有慢性腰痛史。2.常发于青壮年。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痛苦加重。4.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逝,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踺反射减弱或消逝,拇指背伸力可减弱。6.X 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变浅,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应边缘有骨赘增生。CT 或 MRI 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腰腿痛剧烈,活动受限明显,不能站立、行走,肌肉痉挛。2.缓解期:腰腿痛苦缓解,活动好转,但仍有痹痛,不耐劳。3.康复期:腰腿病症状基本消逝,但有腰腿乏力,不能长时站立、行走。(三)证候诊断1.血瘀气滞证:近期腰部有外伤史,腰腿痛剧烈,痛有定处,刺痛,腰部僵硬,俯仰活动艰难,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沉涩或脉弦。2.寒湿痹阻证:腰腿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痛有定处,虽静卧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