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桑生产技术培训会领导讲话 同志们: 经县委、县政府讨论,今日专题召开全县“东桑西移”项目建设工作暨蚕桑生产技术培训会,这充分说明了县委、县政府对这一产业培植和进展的高度重视,也说明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东桑西移”项目建设的重要性 建设蚕桑基地、进展蚕桑产业是我县抢抓国家实施“东桑西移”工程的战略机遇,立足郧西实际,整合优势资源,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选择。 (一)实施“东桑西移”项目建设,进展蚕桑生产,是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培植农业骨干产业的战略举措。黄姜产业持续低迷之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植农业新的替代产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动,东南沿海地区蚕桑生产受到土地的制约,“东桑西移”成为必定趋势。在“十二五”期间,国家通过产业政策引导、公共财政扶持、龙头企业带动等方式,计划在中西部地区建设 200 个万亩以上的蚕桑基地,并对每个基地县进行重点扶持。根据《省农业厅关于做好年秋冬播工作的意见》,我省“东桑西移”基地主要分布在原鄂东大别山区的老蚕桑基地和十堰市新建蚕桑基地。年邻近的郧县被确定为“东桑西移”工程全国首批 50 个万亩蚕桑基地之一,蚕桑生产进展迅速。今年 5 月,我带队专题向省政府、省商务厅汇报我县蚕桑生产情况,取得了省政府和省商务厅的支持。省商务厅同意将我县列入国家“东桑西移”年项目县,向国家商务部争取立项。因此,立足县情,抢抓机遇,推动蚕桑产业进展,是承接国家产业转移,调整产业结构,培植新的农业替代产业的战略举措。 (二)实施“东桑西移”项目建设,进展蚕桑生产,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中国是蚕桑生产起源地,有“丝绸之国”的美称,蚕丝生产、加工已有数千年历史,为人类文明和世界各国经济文化沟通做出了重要贡献。年全国蚕丝年总需求量达到 10万吨,供给量 9.75 万吨,缺口 2500 吨,国际市场缺口更大。由于市场需求旺盛,各产地近年来纷纷出现抬价抢收现象。国际国内蚕丝、蚕茧价格均比去年上升。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丝绸产品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进展蚕桑生产的市场前景十分看好。今年 9 月,我带领县直相关部门和部分乡镇的负责人到 阳、镇安等地考察学习蚕桑产业进展的经验,深受启发。陕西省各市县均把蚕桑生产作为农村经济进展的主导产业,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