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通信线路作业安全技术

通信线路作业安全技术_第1页
1/12
通信线路作业安全技术_第2页
2/12
通信线路作业安全技术_第3页
3/12
通信线路作业安全技术一、通信线路作业的性质和特点线路作业属于事故多发工种。通信线路作业由于受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外界影响较大,不安全的因素比较多。主要有:自然环境方面,如雷电、河流、湖泊、树林、房屋、气候等;社会因素即人为因素的影响,如通信线路与电力线路的平行与交叉跨越,与电车馈电线的交叉跨越,与自来水管道、污水管道、煤气管道、地下电力电缆的交叉跨越,作业人员的不正当操作以及人为破坏等等。因此,通信线路作业的人身损害事故是比较多的,属于事故多发工种。根据国家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线路作业人员属于特种作业人员(原称特别工种)。根据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对特种作业人员应进行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合格之后方可上岗作业。近几年以来,由于用工制度的改革,大量使用劳务工或农民工,未经过培训,素养普遍较低,不懂安全操作技术和安全知识,致使线路事故占各类事故的比重较大。线路作业不仅涉及到线务人员安全,也涉及到社会人员的安全,同时,还涉及到机房设备的安全。因此,线路作业安全是通信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二、通信线路作业多发事故分析及预防(一)高处坠落事故高处作业的定义和分级《高处作业分级》GBXXX 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 2M 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根据以上定义,推断高处作业时,不但要有它是否具备规定的高度,而且还需要看它是否存在着坠落的危险性。高处作业的分级:(按坠落高度)作业高度在 2m~5m 时,称为一级高处作业;作业高处在 5m~15m 时,称为二级高处作业;作业高处在 15m~30m 时,称为三级高处作业;作业高处在 30m 以上时称为特级高处作业。1.高处坠落事故原因:(1)高处作业人为失误。① 不打安全带;② 砍树坠落;③ 攀登建筑物失足;④ 超出攀登物承重力。(2)安全带或脚扣损坏。(3)杆上作业时由于杆根腐朽倒杆,或外力影响造成倒杆或断杆。(4)高处作业触电坠落(二次)事故。(5)梯脚打滑或竖立过陡恶倒。(6)脚扣与杆径不匹配或上杆动作不正确。(7)坐滑板(吊板)作业由于人的失误或滑板(吊板)损坏。2.预防高处坠落的措施:(1)上杆前检查脚扣和安全带的安全性能,并要正确合理使用。(2)砍(修剪)树木时要找好位置,站或坐要稳,必要时也可使用脚扣、安全带,砍树姿式要掌握平衡顺手,用力不可过猛。(3)登上建筑物(站台)前,要先查看建筑物(构件)的承重能力,承重能力达不到的不要盲目攀登,待实行措施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通信线路作业安全技术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