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桩坍孔、溶洞处理方案一、 坍孔1、 发生原因:1.1 泥浆比重太小或其它泥浆性能指标不符合要求;1.2 护筒埋设不稳固或漏水,钻头撞击孔壁;1.3 孔内水头压力不够或补浆时泥浆冲击孔壁。2、坍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2.1 预防措施:⑴ 准确推断地层情况,及时调整泥浆的性能指标。在松散的粉砂土或流砂土中钻进时,应控制一次进尺深度并选用较大比重、粘度和胶体率的泥浆。⑵ 护筒埋设时周围用灰土夯填密实,确保护筒稳固和不漏水。钻头下放时待正确归位后再行慢速下放,防止钻头撞击孔壁。2.2 处理措施:⑴ 开孔即发生孔口坍塌时,立即拆除护筒并回填,重新换用长护筒加深埋设后再行钻进。⑵ 如发生孔内坍塌,应判明坍塌位置,回填砂和粘土或碎石和粘土混合物到坍孔处以上 1~2m 再继续施钻,如坍孔严重应全部回填,待回填物沉积密实后再行钻进。⑶ 补浆时应指定专人进行,防止冲刷孔壁,保证钻孔内必要的水头高度和压力。二、岩溶的处理方案:1、 冲击钻孔过程中溶洞的处理 1.1 从实际情况考虑,制订先易后难的总体施工原则,即把岩面情况较平、无溶洞或只有单只小溶洞的先施工成孔,等基本摸清溶洞地质施工规律掌握溶洞处理措施后,再解决那些大溶洞。 1.2 技术人员及钻机机组人员充分掌握地质资料情况。每个孔位的地质柱状图都单独列出,发给有关人员,让他们知道溶洞的位置、大小、充填情况。 1.3 钻至离溶洞顶部 1m 左右时,准备足够的小片石或狗头石(直径 10~20cm)和粘土,粘土要做成泥球(15~20cm 大小)。对于半充填和无充填物的溶洞要组织足够的水源。 1.4 钻至离溶洞顶部 1m 左右时,在 1~1.5m 范围内变换冲程,逐渐将洞顶击穿,防止卡钻。 1.5 对于空溶洞或半充填的溶洞,在击穿洞顶之前,要有专人密切注意护筒内泥浆面的变化,一旦泥浆面下降,应迅速补水,然后根据溶洞的大小按 1:1 的比例回填粘土和片石、整包水泥后冲挤压密实,只有当泥浆漏失现象全部消逝后才转入正常钻进。如此反复使钻孔顺利穿越溶洞。 1.6 遇到特大型空溶洞或半充填的溶洞时,先在孔口附近准备好足够的块石、粘土、水泥。在洞顶打穿时,一旦发现漏浆,要迅速填堵,防止塌孔。一般溶洞洞顶击穿后,桩孔中泥浆会很快下降,此时要用铲车及时将准备好的块石、粘土、水泥按适当的比例抛入,直至孔中的泥浆停止下降,并慢慢上升,此时可用冲击锤进行适当挤压,反复抛块石、粘土、水泥,直至把桩基两侧的溶洞都填满或堵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