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挤压缺陷分析及质量控制方法一、缩尾在某些挤压制品的尾端,经低倍检查,在截面的中间部位有不合层形似喇叭状现象,称为缩尾。常常可以见到一类缩尾或二类缩尾两种情况。一类缩尾位于制品的中心部位,呈皱褶状裂缝或漏斗状孔洞。二类缩尾位于制品半径 1/2 区域,呈环状或月牙状裂缝。有时在离制品表面层 0.5-2mm 处出现连续的或不连续的不合层裂纹或裂纹痕迹,有人把它称为第三类缩尾。 Io73t。一般正向挤压制品的缩尾比反向挤压的长,软合金比硬合金的长。正向挤压制品的缩尾多表现为环形不合层,反向挤压制品的缩尾多表现为中心漏斗状。 7owWi。金属挤压到后端,堆积在挤压筒死角或垫片上的铸锭表皮和外来夹杂物流入制品中形成二次缩尾;当残料留得过短,制品中心补缩不足时,则形成一类缩尾。从尾端向前,缩尾逐渐变轻以至完全消逝。4BUmL。 缩尾的主要产生原因:1、残料留得过短或制品切尾长度不符合规定; 2、挤压垫不清洁,有油污; 3、挤压后期,挤压速度过快或突然增大; 4、使用已变形的挤压垫(中间凸起的垫); 5、挤压筒温度过高; 6、挤压筒和挤压轴不对中; 7、铸锭表面不清洁,有油污,未车去偏析瘤和折叠等缺陷; 8、挤压筒内套不光洁或变形,未及时用清理垫清理内衬。 防止方法: 1、按规定留残料和切尾; 2、保持工模具清洁洁净; 3、提高铸锭的表面质量; 4、合理控制挤压温度和速度,在平稳挤压; 5、除特别情况外,严禁在工、模具表面抹油; 6、垫片适当冷却。 二、粗晶环 有些铝合金的挤压制品在固溶处理后的低倍试片上,沿制品周边形成粗大再结晶晶粒组织区,称为粗晶环。由于制品外形和加工方式不同,可形成环状、弧状及其他形式的粗晶环。粗晶环的深度同尾端向前端逐渐减小以至完全消逝。形成机理是由热挤压后在制品表层形成的亚晶粒区,加热固溶处理后形成粗大的再结晶晶粒区。 rKFxF。粗晶环主要的产生原因: 1、挤压变形不均匀; 2、热处理温度过高,保温时间过长,使晶粒长大; 3、便金化学成分不合理; 4、一般的可热处理强化合金经热处理后都有粗晶环产生,尤其是 6A02、2A50 等合金的型、棒材最为严重,不能消除,只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KvKWw。5、挤压变形小或变形不充分,或处于临界变形范围,易产生粗晶环。 防止方法: 1、挤压筒内壁光洁,形成完整的铝套,减小挤压时的摩擦力; 2、变形尽可能充分和均匀,合理控制温度、速度等工艺参数; 3、避开固溶处理温度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