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我省农村集体聚餐活动食品安全管理,预防食物中毒事件和食源性疾病发生,切实保障广阔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农村集体聚餐是指在家庭或非食品经营场所举办的一次就餐人数在 50 人以上,并主要由乡村厨师、流动餐车或举办者自行承担加工烹饪的婚丧嫁娶、乔迁祝寿、子女升学等农村集体聚餐活动。凡在行政区域内举办农村集体聚餐活动的,均应遵守本办法。第三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辖区农村集体聚餐活动的登记、技术指导、厨师管理和教育培训等工作。农村集体聚餐举办者和承办者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第四条 鼓舞进展农村家宴专业服务队承担农村集体聚餐活动。第二章 报告登记第五条 农村集体聚餐实行报告登记制度。聚餐人数 50 人含50 人)以上的由举办者或承办者提前 3 天向本村食品安全协管员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举办人、承办者基本情况、聚餐时间、地点、人数和人员来源、场地卫生条件、菜谱等。第六条 村食品安全协管员接到报告或获得信息后,应仔细做好登记工作,填写《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报告登记表》,与聚餐举办者签订,报告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第七条 农村集体聚餐按规模大小实行分级指导。就餐人数在 2 0 0 人(含 2 0 0 人)以下的聚餐活动,由本村食品安全协管员进行现场指导;就餐人数在 20 0 人以上的由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派监督员进行现场指导。第八条现场指导人员应提前一天对聚餐活动所用食品原料的采购、储存、加工以及厨师健康状况、环境卫生、加工设施等进行现场检查,填写《农村集体聚餐现场检查指导意见书》,对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意见。发现聚餐加工场所卫生条件较差或设施设备不能满足食品安全需要的,应督促指导整改;严重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应禁止举办集体聚餐活动。第三章 乡村厨师基本要求第九条 实行乡村厨师备案管理制度。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负责对辖区内承办集体聚餐的乡村厨师进行备案登记,填写《乡村厨师登记表》。监督指导乡村厨师按要求参加健康体检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并组织签订《乡村厨师食品安全承诺书》,建立乡村厨师管理档案。第十条 乡村厨师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疾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