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生产经营场所非洲猪瘟防控方案1. 目的饲料原料及成品可携带和传播非洲猪瘟病毒。法律规范饲料生 产、经营、使用环节的管理,对防控非洲猪瘟具有重要意义。为 防范病毒污染饲料生产、经营、运输环节,经饲料途径传入生猪 养殖场户,特制定本方案。2. 关键风险点2.1 原料。饲料原料被非洲猪瘟病毒污染的潜在途径较多: 一是污染的猪血蛋白粉、肠膜蛋白粉等猪源性原料,直接携带 病毒;二是谷物等原料,在收割、初加工、储存等过程中被污染; 三是原料在供应商处储存或加工过程中被污染;四是原料在运 输过程中,因接触被污染的运输车辆或暴露于污染的环境而被 污染。2.2 经营场所。该场所联系着众多生猪养殖场户’是人员、 车辆、物资的交汇点,病毒交叉污染风险高。2.3 车辆。运输过病死猪、去过感染猪场或被污染的兽药饲 料等生产经营场所的车辆,可传播非洲猪瘟病毒。2.4 人员。接触过病死猪、污染猪肉或去过污染场所的员工 或外来人员,可传播非洲猪瘟病毒。2.5 物资及食材。来自疫区,或被运输工具、人员污染的物资及食材’可传播非洲猪瘟病毒。3. 分区管理原则可通过划分“红、橙、黄、绿”四个生物安全等级,进行饲料 生产经营场所分区管理,各分区间采纳实体隔断或明显标识, 人员、物资等进入更高一级生物安全区域时,需实行相应风险 管控措施。3-1 红区。饲料生产经营场所以外不可控区域。3.2 橙区。饲料生产经营场所原料车停车区、行驶通道、卸 料区、办公区、生活区。3.3 黄区原料库、筒仓、投料、输送、粉碎、配料等饲料 调质之前工序所在区域。3.4 绿区。生产车间' 成品库、成品散装仓、成品装料和成 品运输车辆行驶区域。4. 进厂原料、车辆、人员、物资及食材控制(红区)4.1 原料控制4.L1 供应商选择。选择规模较大、非疫区的供应商,建立 直采体系,尽量减少同品种供应商的数量,降低污染风险。供应商审核。建立供应商审核体系,包括生物安全审 核(对供应商的原料、加工工艺、成品及厂区环境、生物安全防 护等进行全面考察评估,引导供应商做好生物安全管控,排除 非洲猪瘟病毒污染风险)。原料选择。优先使用非疫区的原料,疫区的原料需经 非洲猪瘟病毒核酸检测阴性后方可采购。尽量避开使用动物源 性及猪源性原料,如需使用,须经核酸检测阴性。4.2 车辆控制 原料车辆。尽量选择密闭、防尘的车辆运输原料。车辆应没有运输过病死畜,装车前充分清洗和消毒。运输车厢可 用塑料布或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