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含蜡气田集输处理系统防蜡工艺技术讨论前言 石蜡是固体石蜡烃的混合物。多来源于原油中石油的分馏产物,化学构成一般为碳链数为 17—35 的正构烷烃。在标准状态下, C17—C35 的直链正构烷烃呈固态。原油中若石蜡含量较高,将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经过几十年的生产实践,目前对消除原油采输过程当中的含蜡影响已有较成熟的配套工艺技术。在天然气气田开发中,纯气藏比较普遍,个别为凝析气藏,两种类型气藏中极少遇到含蜡问题。新疆油田公司近几年以来所发现的产能大于 40×104m3/d 的气田中,有三个气田属凝析气藏,其中最大的为位于昌吉州的呼图壁气田,98 年气田进行试产时,发现所产凝析油中含蜡,经初步分析,得出气田属高含蜡气田。 呼图壁气田集输工艺装置有两套。一套为初期投入运转的临时集输工艺装置,另一套为正规低温集输工艺装置。前者投入近 400 万元,后者包括 4 口气井的单井输气工艺共投资 12644.8 万元。在设计呼图壁气田正规低温集输工艺装置及单井输气工艺装置时,由于前期资料与实际生产有偏差,均未考虑防蜡因素。本文通过分析呼图壁气田凝析油中蜡的含量、性质、对工艺的影响等,对气田集输处理系统防蜡工艺进行了讨论,主要讨论内容如下:1 高含蜡气田防蜡工艺实验分析讨论1.1 应用不同检测方法对比分析,确定气田石蜡的组分构成石蜡的含量通常由含蜡测定仪检测得出,由此方法得出呼图壁气田凝析油中石蜡含量为 3.66%。近三十年来一种新的分离分析方法—气相色谱检测法正日渐被运用到石蜡含量的检测中,它主要检测样品的组分,即正、异构碳链数的分布含量多少情况,分析人员再根据检测所获组分及石蜡的组分特性划分出样品石蜡的具体含量[1]。早期对原油中的石蜡碳链数划分依据是以原油组分中正构烷烃在 C18—C26 之间的含量做为固体石蜡的划分依据[1]。用气相色谱法对石蜡、家用石蜡、化学石蜡、石蜡烃进行检测后表明,固态石蜡的碳链数划分并不固定,大致在 C16—C36 的正构烷烃之间。根据气相色谱法的分析原理,在-10℃环境温度下提取出呼图壁气田固态石蜡进行分析,组分特征显示为 C12—C25 的正构烷烃,气田工艺装置中低温分离器液相出口及储存凝析油的混烃罐中凝析油气相色谱分析表明,以 C12—C25 之间的正构烷烃含量进行石蜡划分,呼图壁气田石蜡含量在 10.82%—14.19%之间,与含蜡测定仪测出的 3.66%值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分析认为与气田凝析油中低温提取出的固态石蜡在常温下呈液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