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本科生综合训练报告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综合训练项目三:土地适宜性分析教学单位 测绘学院 专 业 测绘工程 班 级 测绘 14—5 学生姓名 康仲林 学 号 1410070308 成 绩 目 录1、项目名称12、项目目的和要求13、项目基本情况14、项目原理15、项目过程26、项目总结51、项目名称土地适宜性分析2、项目目的和要求理解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模型的基本概念,掌握应用模型的建模方法;要求学生借助 GIS 软件,独立完成土地适宜性分析模型建立。3、项目基本情况完成时间:2025 年 6 月 17 日星期五个人工作情况:在实践期间对所给数据进行了土地适宜性分析操作,仔细了解了 ARCMAP 软件的应用,熟悉土地适宜性分析的全过程。方法和过程:应用前期空间分析成果,结合其他相关数据,完成实验区土地适宜性分析模型建立。领悟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模型构建的思路、方法和步骤。4、项目原理土地适宜性分析过程是先把矢量转成栅格,用空间分析模块,再将栅格用计算机计算。添加已有的用于土地分析、评价的数据,如坡度、水系、土壤等;将各个数据空间化,转为栅格模式,以此作为适宜性评价单元,可以满足农业用地在微观层面上布局的精度要求;建立指标体系,计算权重;应用 SpatialAnalyst 进行空间分析,空间分析模块(Spatial Analyst)为用户提供各种工具,执行空间分析操作,解决空间问题,主要有:邻域分析、重分类、地图代数等;进行适宜度计算,主要采纳 SpatialAnalystraster calculator 工具;最后以土地适宜性评价图为基础,提出建议,上交评定结果5、项目过程(1)建立 TIN 网 加载高程点 gcd.shp 数据通 过 ArcToolbox 工 具 : 3D Analyst 工具—〉数据管理-〉TIN—>创建 TIN,如下图所示. (2)由 TIN 网生成栅格图通过 ArcToolbox 工具: 3D Analyst 工具—>转换-〉由 TIN 转出—> TIN 转栅格,生成栅格图,如下图所示。 (3)由栅格图生产坡度图。通过 ArcToolbox 工具: 3D Analyst 工具-〉栅格表面—>坡度,生成坡度图,如下图所示. (4)对坡度图进行重分类。通过 ArcToolbox 工具:Spatial Analyst 工具—>重分类->重分类,对坡度图进行重分类.其中坡度在 0—5 度时,单因子的权重为 7;坡度在 5—10 度时,单因子权重为 5;坡度在 10-15 时,单因子权重为 3;坡度在大于 15 度时,单因子的权重为 1,对于农业用地的土地而言,坡度越高越不适宜农业用地的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