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材目标:1.会读 13 个生字,认识贝字旁;端正、匀称地书写 7 个生字。2.初步了解吟诵等朗读方法,感受三字经的独特语言魅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3.熟读背诵课文,体会后天学习与教育的重要性。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播放音频,激趣导入1.老师引言:听,一群小朋友在诵读什么呢?(播放《三字经》的音频文件。)2.沟通:你听清小朋友诵读的内容了吗?你能尝试着说一说吗?3.播放《三字经》的视频文件(带有字幕),学生看字幕,跟着声音诵读。4.老师引言:同学们,在刚才的视频中,你发现《三字经》开头一句怎么背了吗?(学生齐背)板书课文题目,学生齐读课文题目。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自由朗读儿歌,遇到不认识的借助拼音识字或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反复读几遍。2.找学生试着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发现错误读音,集体订正后齐声朗读。3.再自由读文,注意所圈生字的读音,多读几遍,注意三字一停顿。三、合作学习,识记生字1.小组合作:拿出课前准备的字卡,同桌沟通怎样又快又准地记住它们。2.学生汇报:大声领读生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3.出示字卡,多种方式认读:学生领读、自由读、开火车读。四、师生互动,感知韵文1.先学后教,理解第一节韵文大意。(1)多媒体出示第一节内容,朗读理解。① 同桌配合,一人一句对读。要求注意字音,读得流利标准。② 同桌沟通第一节意思,有困难的请教老师。③ 自主选择喜爱的句子汇报自己的理解。(2)多媒体出示本课相关画面,老师口述韵文大意。(预设: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只是成长的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假如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教育孩子的方法最重要、最宝贵的就是专心。)(3)学生结合课文,自主说出第一节韵文大意。2.先教后学,理解第二节韵文大意。(1)老师引导学生多种形式朗读第二节。(师生对读,拍手读,齐读。)(2)导学:多媒体出示第一句,抓关键词,引导理解意思。① 在这一句中,请你找出一组反义词。(幼和老)② 老师导学:“幼不学,老何为”的意思就是小时候不好好学习,长大以后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没有知识,能有什么用?小朋友们能结合老师的解释把这一句完整地解释一下吗?(预设:小孩子不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老了就会不懂道理,也没有知识,能有什么用呢?)(3)多媒体出示第二句,结合图片理解意思。① 出示玉石和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