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法治中国》第五集观后感

《法治中国》第五集观后感_第1页
1/2
《法治中国》第五集观后感_第2页
2/2
《法治中国》第五集观后感本集深刻地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动全面依法治国积累的经验和发现的问题,归纳了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同时将获得的重大成绩和骄人成就展现在我们眼前,记录了法制建设的方方面面,刻画出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过去一提起打官司,老百姓往往会联想到这"三难"。要使整个司法渠道畅通,更好地保障百姓的诉讼权益,就要进一步改革制度。 2025 年 2 月 23 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司法为民,改进司法工作作风,通过热情服务,切实解决好老百姓打官司难问题。"2025 年 10 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鲜亮地提出"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人民推动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根据中央部署,从 2025 年 5 月 1 日起,全国法院全面实施立案登记制,对依法应当受理的案件,要求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从以往的"立案审查制"到现在的"立案登记制",两字之差,降低的是当事人的诉讼门槛,保障的是当事人的基本诉权,收获的是当事人的司法信心。 利民之事,司法必兴。在推动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司法机关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推出更加透明、更加便民的"阳光司法"新举措,让司法公正体现在每一起具体案件中,更体现在当事人和人民群众的切身感受中。律师唐春林很有体会的说:"之前一个案子得跑两三趟,才能立上,但是现在我一天能立十几个案子,办起案子来效率提高了很多。" "国家是由人民组成的。法律的制定与施行无不是从人民的角度出发,一切以人民为中心,以满足人民的利益。只有坚持法治,才能体现人民的利益;只有坚持法治,才能反映人民的意愿;只有坚持法治,才能维护人民的利益。推动全面依法治国,充分反映了在我们国家,人民居于主体地位。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驰则国乱。"法律是一个国家用来衡量,法律规范,引导社会生活的基本准绳,也是一个国家谋求,推动,进展自身实力的重要手段。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推动依法治国取得了重大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一切都使全面依法治国达到了理论以及实践的新高度,使得全民的法治意识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也使得全面依法治国得到了社会更广泛的共识。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在现代化社会的今日,经济是衡量一个国家强弱的重要标杆和尺度。而经济的进展离不开法治。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市场经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法治中国》第五集观后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