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饭·淀粉及碘酒的变化》教学设计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学设计 海宁市盐仓学校 邹颖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感受米饭在口腔里经过咀嚼后和唾液作用会感觉到甜味,知道这一过程是化学反应。 2.了解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3.学会用细心体验、分析推理、实验验证的方法获得结论。 4.能够通过实验检验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5.培育探究新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教学难点:米饭甜味的原因。 教学准备: 学生:每组一些米饭、一些淀粉、小瓶碘酒、一支滴管、棉签以及面包、馒 头、饼干、黄瓜、白菜、葱、马铃薯、面粉、白糖、食盐等几种常见的食物。 老师:米饭、碘酒、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日我为大家带来了好吃的东西,谁来尝尝看?不过我是有要求的,等你尝过之后,要告诉大家你吃的是什么?好不好?(蒙上学生眼睛,让他认真尝吃的食物)适时提问,引导他概括出所吃食物的特点。(软软的,有点香,有点甜,是米饭。) 米饭我们天天都吃,有没有感觉到它吃起来有点甜?平常大口吃的时候没有感觉,而当我们细细品尝时,却发现米饭会变甜,米饭为什么会变甜呢? (2)学生讨论 (3)我为大家揭开真正的原因,取出一张没有字的纸条,把碘酒溶液迅速喷射在纸上,纸上写着 淀粉, 原来米饭中有一种叫淀粉的东西,在我们的咀嚼过 程中它与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发生了变化,从而变得有甜味了。那淀粉是什么样的呢? 二、观察淀粉 观察前,我们先用碘酒消毒,用棉签在手上涂下。 小组活动:观察淀粉 (1)观察方法:①看(颜色)、摸(光滑程度)、闻(气味) (2)观察并记录表格: (3)沟通汇报: 淀粉特征:看起来是白色粉末状、摸上去较光滑、无明显气味。 同学们的手上有没有什么变化,这是为什么呢?在这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化学 变化或物理变化) 手上变颜色了,生成了新的蓝色物质,是化学变化。 原来,淀粉遇到碘酒会生成蓝色物质。 三、米饭与淀粉 我们知道米饭中含有淀粉,那么假如它遇到碘酒,会不会也生成蓝色的物质呢? 实验:滴一滴碘酒在米饭上,观察现象(学生实验) 沟通:米饭遇碘酒也变成了蓝色。 通过这样的实验,大家有没有受到什么启发?(视情况提示:假如某种物质遇到碘酒变成蓝色,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