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校本课程的开发设计实践讨论一、问题的解读我校着眼点在于充分利用乡土资源,以“整合成山乡土资源,凸现古城文明”为宗旨,以“爱家庭、爱学校、爱家乡”为主线,充分发挥本地各类资源的作用,开发出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具有可操作性,又能形成序列,使活动具有层级性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从而改变老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探究出一条具有我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型的校本课程进展之路。本课题将联系本社区实际、本校办学特色,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确定本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框架,寻求本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与方法,构建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模式。二、成果的意义和价值 (一)理论价值:充分挖掘利用学校前期的教育工作基础和可供利用的教育资源,以不同年级学生为对象,开发利用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多种教育资源,建设具有本校教育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课程体系。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开发与实践讨论的过程中,有序推动实验,构建富有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课程体系。提高学校管理者和老师开发、设计、实施校本课程的能力,提高老师的科研和理论水平。探究校本课程教学方式,为全面开设校本课程积累经验。在开展本课题讨论的过程中,通过对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认知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实践,可以进展我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课程性质、特点、教学模式、规律、策略等的认识,为综合实践活动型校本课程的开发及有效运作提供例证,促进这种全新的课程形态的进展与成长。(二)实践意义:通过参加本课题的讨论,可以推动我校老师进一步转变观念,使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得以融合,有利于学校课程结构的优化。而本校学生也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手脑并用,使学习方式发生一定的转变,能自主、自由地学习与进展,培育学生的探究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1、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统一的课程设置,难以反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特别需要。从当地经济、文化特色,学校、老师、家长的实际出发,开发校本课程,有利于凸现学校的办学特色。我们利用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使自己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能使学校从一般中凸现出来,形成自己的特色,实现学校的跨越式进展。 2、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进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升学习者的主体性,培育学习者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向。利用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