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哀诗三首·其二注释鉴赏及译文七哀诗三首·其二注释鉴赏及译文 古诗原文 荆蛮非我乡,何为久滞淫。 方舟泝大江,日暮愁我心。 山冈有余映,岩阿增重阴。 狐狸驰赴穴,飞鸟翔故林。 流波激清响,猴猿临岸吟。 迅风拂裳袂,白露沾衣襟。 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操琴。 丝桐爱情面,为我发悲音。 羁旅无终极,忧思壮难任。 译文翻译 荆州不是我的家园,却持久无法地在这里逗留? 极目望去,大船在江心正溯流而上,天色渐晚更勾起我思乡的情愁。 山坡上映着太阳的余晖,沟岩下的暗影显得愈加暗淡。 奔驰的狐狸忙着赶回自己的窟窿,翱翔的鸟儿在鸟巢上回旋扭转。 大江上涌动的浪花轰然作响,猿猴在临岸的山林长吟, 迅猛的江风掀起我的下衣和衣袖,秋天的露珠打湿了我的衣襟。 夜深了我孤单难眠,便又披衣起床拿起了桐琴。 桐琴象了解我的心思相同,为我宣布悲惨的乡音。 在外仰人鼻息什么时候才是止境,心中充满了难以解闷的忧虑。 注释解说 滞淫:持久逗留。 方舟泝大江:方舟,方形的小舟。泝(sù),通“溯”:逆流而上。 岩阿(ē):处处都是岩石的山阿。阿,山丘。 增重阴:更漆黑。 裳袂(mèi):下衣裙和上衣袖子。袂,袖子。 摄:收拾。 丝桐:指琴,古人削桐为琴,拣丝为弦,故称。 羁旅:被纠缠而侨居在外,引申为持久旅居异乡。 壮:盛,指忧思深重。 难任:难以承受。 制造布景 诗中诗人表达自己久客荆州思乡怀归的爱情。内容和诗人闻名的《登楼赋》类似。大约同是建安十三年(公元 208 年)在荆州时的著作。 诗文赏析“荆蛮”四句写诗人久客荆州的苦闷和日暮搭船泛江时所引起的思乡之情。起句自问,喷射出激烈的爱情,直抒久留荆州的愤激。为销愁搭船泛江散心,不想销愁愁更愁。江上日落余辉,并船逆流而上,引起诗人思乡怀归的无限忧虑。“愁”字虚笼全篇,诗篇一直处于这悲愁的气氛之中。“山冈”以下八句写日暮时的天然风光,抒发诗人思归的凄苦之情。诗人摄下了落日西沉时大天然姿势的倏忽改变:山脊之上犹存落日余辉,山沟原本就很昏暗,天将晚则更显得昏暗幽静。起两句写了山色秀拔,给人以新奇之感;又因日将西落,山沟愈暗,造成了一种凄清气氛。“狐狸驰赴穴,飞鸟翔故林。”这两句取《楚辞·哀郢》“鸟飞还故土兮,狐死必首丘”之意。日暮时间,狐狸归穴,鸟下窠巢。狐狸和飞鸟姑且思归自己的穴巢,况且于人。“流波热情响,猴猿临岸吟。”湍急的江流声浪激越,山上的猴猿在岸边凄厉嘶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