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八年级(下)22.1《多边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教材 上海教育出版社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数学八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十二章《四边形》中 22.1《多边形》老师 上海市闸北区风华初级中学 程慧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多边形内角和》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数学八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十二章《四边形》中的第一课时。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多边形的概念和多边形内角和的探究方法以及相应练习题,教材对本课时的位置安排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在内容上,从三角形的内角和到多边形的内角和,再将内角和公式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相关问题,如已知多边形中边数求内角和或者已知内角和求边数的数学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可以培育学生探究与归纳能力,体会从简单到复杂,从特别到一般和转化等重要的思想方法。二、教学目标分析1、理解多边形的定义及其相关概念;2、主动探究、归纳及掌握多边形内角和定理,并熟练地运用定理解决相关问题;3、通过多边形内角和定理的推导,感悟“从特别到一般”的“化归”思想,激发学习兴趣,形成合作的团队精神。教学重点是探究多边形内角和定理及定理的运用。教学难点是探究多边形内角和定理。根据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围绕以下五个环节: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2、合作沟通,探究新知;3、应用新知,尝试练习;4、归纳总结,形成体系;5、布置作业,巩固提高。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情境与导入(1)多媒体展示——上海世博会工作人员要对世博会中国馆旁的一块长方形草坪进行改建,想利用草坪的一角划分出一块直角三角形草坪,问:划分后剩下的草坪是什么图形?(2)类比三角形的定义得出多边形的定义,学习多边形的边、顶点、内角概念。(3)例举世博园里各国会馆建筑中的多边形实例,引出凸多边形与凹多边形的概念。2、说明(1)通过现实情境的展示,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2)培育学生的动手能力。(3)对于边角这些能在图形中识别而又不要求学生掌握的描述性定义,实行学生类比三角形的表示方法来归纳,渗透类比的数学思想。(4)借助于自制的直观教具来说明多边形定义中“在平面内”这一条件,以及世博会中各参展国家的会馆建筑图片中的各式各样形状的平面图形来突出“线段”、“首位顺次连接”等这些概念中的关键词,易于学生理解,也达到了化解难点的目的。同时,也利用两张图片,自然引出凹凸多边形的概念及如何区分的方法,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