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墓葬风俗与郭杨风水在平原的运用(一)夫妻合葬墓:因为当地生则同床,死则同穴的观念根深蒂固,夫妻死后一定要同葬在一个墓穴之中,而且男女棺材相距不超过十厘米。 (二)家族墓葬群:一个家族从始祖所扦的墓地,往往到后来十几代或几十代人都葬在一处,而成为家族墓葬群。这种墓葬群的排列方式有两种: 一是携子抱孙形:即始祖夫妇合葬墓在正中间的最上头,墓前面是明堂路;以明堂路为中线,左边为儿子夫妇墓位,右边为孙子夫妇墓位,都是根据从长到幼的顺序排列,以后逐代照此排列方法延伸埋葬。 二是兄东弟西形:仍是始祖夫妇墓葬在正中间的最上头,墓前面是明堂路,以明堂路为中线,左边是长子夫妇墓,右边是次子夫妇墓,左边第二个是其三子夫妇墓,右边第二个是其第四子夫妇墓,即左边为一三五七儿子墓位,右边是二四六八儿子墓位,形成俗话所说左长右二的排列方式,以后逐代照此排列方法延伸埋葬。 在这样的埋葬风俗过程中,若因地域限制无法埋葬,或因风水凶险需要扦葬,某一代的仙人就会扦至它处,而成为另一墓葬群的始祖。一般情况,一个家族墓群都会延续十几代或者更久。 (三)风水理念较差:当地群众很信任风水,但因缺少风水明师,而在风水实际操作上并不法律规范。主要体现在: 1,不管来龙去水,没有迎生接旺、理气纳吉的风水理念; 2,墓穴一般只挖一米深左右,不能遵循葬乘生气的原理安葬; 3,墓穴没有准确的坐度分金,大都是以始祖墓前的明堂路方向而定,致使风水格局混乱; 4,所立墓碑大都与墓葬方向或堂局不合,随意性较大。 即使中原地带如此的墓葬风俗,却有诸多发福催贵的风水案例,其葬下能够荫及子孙者,经详细勘察都完全符合杨公风水术的要求,这岂不是福主的善行感召而吉地长留于积德所致吗正应了一句老话福人葬吉地,吉地福人居。 郭杨风水在平原地区的运用 中原地区地平如掌、杳无山影,也很难见到河流与小溪,田地里的庄稼大都靠人工所钻机井井水来浇灌。如此平地,如何寻龙点穴如何葬乘生气不见半点水流,能促成迎生接旺、合理利用风水的效应吗为消除种种疑问,在掌门弟子王殿卿先生的陪同下,经过五天对数十个阴墓阳宅的实地勘察,郭杨古法风水术在平原地区完全适用并准确无误,以下,就几个风水实例加以说明。 (一) 平原地区如何藏风聚气和葬乘生气 此次北上,在濮阳市中原油田实际操作了一个阴宅风水案例(详见王殿卿先生的《中原点穴,龙脉放光》),平原地区地势宽阔,没有山,难见水,无法形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