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稻的田间管理技术搁田一般在稻株对水分不甚敏感的时期进行,即在幼穗开始分化前,当全田总苗数达到预期穗数的 80%时即可开始搁田。当然,还要根据苗体大小、土质好坏、基面肥数量、有机肥多少、灌溉难易以及天气变化等情况,灵活掌握。轻搁以人站在田面有明显脚印、但不下陷、表土不开较大的裂缝为度,然后复水,待水层自然落干后再轻搁,反复几次。七、田间杂草的危害与防治生长在稻田中的有害或不利水稻生长的植物,人们统称它为稻田杂草。杂草和水稻争水、争肥、争光以及争空间,假如不除草,水稻就会歉收或颗粒无收。杂草籽实易夹带在稻谷中使产品质量下降,影响收益;杂草易寄生病虫害,使农药使用量增加;杂草阻碍机械化作业,使农业成本提高。稻田杂草的防治,除轮作除草、耕作除草和人工除草外,最有效方法是化学除草。具体方法:在插秧、抛秧前 3~5 天,将稻田整平灌水后,每亩用 12%恶草灵乳油 80~100 克,或 5%恶草灵乳油 100~200 克,拌细土 15 公斤撒施,杀灭田间杂草。移栽稻于移栽后 5~10 天,每亩用 50%杀草丹乳油 200~250 克,或 25%吡嘧磺隆(草克星)可湿性粉剂 25 克,或田草光(苄嘧磺隆与丁草胺复配剂)可湿性粉剂 25~30 克拌化肥或细泥土撒施。抛栽稻于立苗后选择对抛秧稻苗安全有效的除草剂,如丁苄、抛秧一次净、幼禾葆等,按说明书使用。八、水稻本田期病虫害防治本田期是指秧苗从移栽到收获的时间。我国水稻种植区,水稻病虫害种类和为害程度有较大差异。水稻的病害主要有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细菌性条班病、恶苗病、稻曲病、稻菌核病、矮缩病和胡麻斑病等,其中以稻瘟病、纹枯病和白叶枯病较为普遍,危害也最为严重,是水稻的三大病害。为害水稻的害虫较多、较复杂,主要有螟虫(大螟、二化螟和三化螟等)、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苞虫、稻叶蝉、稻粘虫、稻瘿蚊、稻蓟马、稻蚜虫、稻椿象、稻象甲、稻秆潜蝇、稻螟蛉和稻蝗虫等。它们分别在不同地区、不同年份,在水稻的不同类型和生育期为害。其中以稻螟虫、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的为害最普遍和最严重,是水稻的三大害虫。九、水稻三大病害的防治水稻的三大病害是稻瘟病、纹枯病和白叶枯病,现将其发生危害特点和药剂防治方法分别介绍如下:1.稻瘟病稻瘟病为真菌性病害。根据侵害的时间和部位不同,分为苗瘟、叶瘟、枝梗瘟、谷粒瘟和穗颈瘟等。其中以叶瘟发生最普遍,穗颈瘟造成的损失最大。在本田期水稻以分蘖盛期和孕穗未期至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