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建议一、薪酬管理 薪酬是指,员工在付出劳动后,所得到的劳动酬劳,从酬劳形式方面,可以将其分为经济薪酬和非经济薪酬。其中的经济薪酬指的是,单位直接向员工支付货币的薪酬形式,非经济薪酬指的是,单位为员工提供的某项服务,例如提供工作餐和宿舍等。而人力资源中的薪酬管理主要作用是,根据单位进展的战略需求,对员工薪酬进行调整和分配,使薪酬管理更加科学化,确保员工能够得到应有的酬劳。薪酬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工作效率,更好的发挥岗位作用。 二、事业单位人力资源薪酬管理中的问题 (一)管理理念滞后。在国家政策的影响下,我国的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还延续传统的管理方法,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并未得到落实,致使人力资源管理效率降低,难以发挥其自身的管理作用。同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投入较小,在内部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原有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很难满足当前的管理需求。由于事业单位的组织结构复杂,人力资源在开展一系列管理工作时,可直接对接领导层,无需与相关的业务部门沟通,致使管理工作脱离实际,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的成效。上述问题均会影响到薪酬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要求事业单位给予一定的重视,加快改革的步伐,适应新时期的进展要求。(二)人才配置缺乏合理性。分析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来看,在人才配置方面也存在的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人才能力与岗位需求不符,人才配置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等。从早期的事业单位用人机制来看,领导意愿是影响人才配置的直观因素,尤其是在重要岗位上的人才,多是由领导直接指派,并未结合岗位需求以及人才配置规划,合理配置人才,这无疑会产生岗位与人才不匹配的问题。此外,由于事业单位各个员工的综合素养存在一定的差距,在部分岗位中的员工能力不佳,并不能胜任岗位工作,很容易影响事业单位工作进程的有效推动。部分人才受到不合理的用人机制影响,致使才能无法有效发挥,产生严重的人才资源浪费问题。(三)激励机制有待完善。在薪酬和考核机制方面,事业单位也存在很多问题,例如:不科学、不公平和不合理等。目前,我国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依旧是根据职位等级高低来分配的,这种方式非常不科学,因为很多职位高的并没有做很多具体的工作,而很多基层职工却在做大量繁琐的工作,根本无法很好的体现出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这种不公平会严重影响员工的积极性,造成很严重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