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玲玲得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ﻫ 1、认识“玲、祥”等 8 个生字,会写“叭、玲”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得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得句子。 3、了解课文内容后,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得很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糟。 ﻫ 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生字是重点。难点是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得句子 ﻫ三、教学方法: ﻫ 情境教学、自主探究、自读自悟 四、教学时间: ﻫ 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自读识字 1、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ﻫ (1)今日,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生活中也遇到了 不兴奋得事,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处理得呢?板书课题:25 玲玲得画 (2)齐读课题,学习生字“玲”.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玲"。 2、自主读文识字 ﻫ 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得字怎么办?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用您喜爱得符号 标出本课得字词语多读几遍。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二、合作沟通 ﻫ1、检查生字词语 (1)出示带拼音生字词 同桌合作学习,互读、互听、互纠。 学生当老师,主持学习生字. ﻫ (2(不带拼音生字词 ﻫ 指读,开火车读,挑战读 2、整体感知、初步了解. 分段指读课文,纠正读音,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ﻫ3、沟通: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老师引导事情得三要素:起因;经过;结果。 ﻫ 全班同学用自己得话说说这件事得起因;经过和结果. ﻫ 随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起因:画弄脏,来不及画.(坏事( ﻫ 经过:在弄脏得地方画了只小花狗。 结果:得了一等奖.(好事) ﻫ5、设疑: 一件坏事怎么变成了好事,其中有什么奥妙吗? 三、品读领悟。 ﻫ 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ﻫ1、沟通.并读出相关得句子。 ﻫ(1)爸爸认真地看了看,说:“别哭,孩子。在这儿画点儿什么,不是很好吗?" ﻫ 为什么要加上“认真地"看了看,可不可以去掉? ﻫ 为什么爸爸不直接告诉玲玲画什么? 您觉得这是一位怎么样得爸爸? (2)玲玲想了想,……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玲玲满意地笑了。 玲玲想了想,她会想什么? ﻫ 她为什么要画小花狗?而不是其它东西? ﻫ 玲玲满意地笑了”说明什么?假如是您,您会想些什么? ( ﻫ3(爸爸看了,兴奋地说:“看到了吧,……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这里得坏事指什么?好事呢?您找到坏事变好事得秘诀了吗? (随学生回答完成板书: 动脑筋) ﻫ2、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