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创业失败的十七个案例(上)文章导读:视频行业一向以“烧钱〞著称,盛大在酷 6 身上已经投入了近 2 亿美元,却颗粒未收。而这或许正是促使酷 6 转型的最直接原因。管理方与创始人,理念不同,企业就不会有正确的方向。 看十个成功故事,不如看一个失败故事更令人警醒。作为在中国互联网征战 12 年的老兵,笔者整理了有代表性的 17 个失败案例,为有志者提供从公司财务、定位、团队、市场、资本、政府监管、用户价值等各个方面的经验教训。 虽说成功充满了偶然,但是,我们有方法防止失败。 亿唐网 不少人也许还记得 2000 年北京街头出现的大大小小的亿唐广告牌,“今日你是否亿唐〞的那句仿效雅虎的广告词,着实让亿唐风光了好一阵子。亿唐想做一个针对中国年轻人的包罗万象的互联网门户。他们自己定义中国年轻人为“明黄一代〞。 败因:缺少定位 1999 年,第一次互联网泡沫破灭的前夕,刚刚获得哈佛商学院MBA 的唐海松创立了亿唐公司,其“梦幻团队〞由五个哈佛 MBA和两个芝加哥大学 MBA 组成。 凭借诱人的创业方案,亿唐从两家著名美国风险投资公司DFJ、SevinRosen 手中拿到两期共 5000 万美元的融资。亿唐宣称自己不仅仅是互联网公司,还是一个“生活时尚集团〞,致力于通过网络、零售和无线效劳,制造到达国际先进水平的生活时尚产品,全力效劳所谓“明黄 e 代〞的 18~35 岁之间的年轻人。 亿唐网一夜之间横空出世、迅速在各大高校攻城略地,在全国范围快速“烧钱〞。除了在北京、广州、深圳三地建立分公司外,亿唐还广招人手,并在各地进行规模浩大的宣传造势活动。2000 年底,互联网的寒冬突然来临,亿唐钱烧光了大半,仍然无法盈利。此后的转型也一直没有成功,2025 年亿唐只剩下空壳,昔日的“梦幻团队〞纷纷出走。投 在笔者看来,亿唐最大的败因是定位模糊,这也是大局部互联网创业公司的问题。浮夸,不愿沉下去帮用户解决实际问题,而是梦想凭金钱就可以砸出一个互联网集团。亿唐对中国互联网来说,也许唯一的奉献就是,提供了一个失败的投资案例。它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贵族,几千万美元的资金,换来的只有一声叹息。更 后续开展:2025 年 5 月,etang 域名由于无续费被公开竞拍,最终的竞投人以 3.5 万美元的价格投得。 酷 6 网 视频网当年有三杰:优酷、土豆和酷 6。酷 6 的创始人李善友是搜狐系,一度风头最盛。 败因:路线之争 被盛大接手仅仅一年,酷 6 网就落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