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城市商业银行的双元性创新能力生成机制探研近年来互联网金融为银行业带来了深刻的变革,既冲击了传统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又为中间业务的进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情况下,为了在转型中生存和持续进展,商业银行必须充分利用开发式创新挖掘现有的技术和市场,同时借助探究式创新拓展技术能力与市场潜力——即解决双元性创新难题。因此,各大商业银行纷纷试水互联网金融,布局自己的大数据、云计算和开放银行版图。不同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与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我国有 139 家城市商业银行,虽然在 IT 建设上较为落后,但借力积极的对外合作与灵活的决策机制,追赶步伐逐渐加快。因此,在大中银行与互联网公司的前后夹击下,城商行作为区域性中小银行如何形成双元性创新能力、顺利实现互联网化具有重要的讨论意义。然而,一方面现有银行业相关讨论对中小银行关注度不足,另一方面,双元性理论的讨论集中在通讯、媒体等易被互联网完全颠覆的行业,在有大量 IT 建设遗留的银行业尚显空白。鉴于此,本文旨在探究互联网背景下城商行的双元性创新实现路径,并首次采纳跨组织的全新视角,对城商行在互联网化过程中的创新组合、企业边界、IT建设项目群的规划与单个 IT 建设项目的管理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究性讨论。由于本讨论主题较新且具有探究属性,而创新能力又难以量化,因此笔者实行了跨案例讨论、深度访谈和扎根理论等质性讨论方式,运用三角测绘等数据分析方法提高案例数据的信效度。本文选取了资产规模大、中、小的 3 家代表性城商行,基于它们正在实施,或刚刚结束的共计 14 个 IT 建设项目(群),通过对行内高管、部门主管及高级职员的深度访谈,对 3 家城商行进行了跨案例对比分析。最后,经过扎根理论三级编码构建了基于跨组织视角的城商行双元性生成机制理论模型,以期对城商行通过对外合作进行互联网化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参考。讨论结果显示,城商行双元性的构建包括两大路径:由上至下的结构性双元与由下至上的情境性双元。其中,结构性双元主要涉及城商行的创新组合决策及企业边界划分两件事情。笔者基于 Kaulio et al.(2025)的双重双元性模型与深度访谈的编码结果,绘制“创新组合矩阵”,把结构性双元分为四种情况:(1)渐进型开发,(2)激进型开发,(3)渐进型探究,(4)激进型探究。情境性双元主要讨论全行 IT 建设项目群的规划,以及单个 IT 建设项目的管理两大情境。编码结果显示该部分包括三个因素:(1)整合能力,(2)平衡能力,(3)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