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跨栏教学中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方法探析【摘 要】 在体育跨栏教学中学生产生诸多心理障碍的原因可分为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的方法一是培育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强化体育意识;二是培育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消除畏惧心理;三是采纳新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四是降低练习动作的难度和强度,加强安全措施。� 【关键词】 跨栏教学;学生心理障碍;克服方法 �� 跨栏是在快速跑动中要连续越过有固定高度、距离和数量障碍的运动项目。它的技术比较复杂,节奏感强,锻炼价值比较高。通过跨栏练习,不仅可以进展身体素养,而且可以培育勇敢坚韧、果断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跨栏初学者往往会产生好奇、新奇和恐惧等心理,而且易发生碰伤、扭伤等事故,形成心理障碍,因此,在跨栏教学过程中不但需要有良好的身体素养,而且对心理也要有特别的要求。对有些身体素养好的学生,由于缺乏应有的心理训练,也会影响跨栏技术的掌握。为了提高跨栏教学质量,现对跨栏跑教学中产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因素及其克服方法进行初步探讨。� 一、跨栏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的表现� 害怕是心理障碍最突出的表现,当感到害怕时就会出现心率加快、血流加快、头脑紧张面色苍白、肌肉僵硬、四肢不协调等状态,学生在跨栏中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有:� 1、畏惧栏杆高度;� 2、害怕受伤、神情严肃,不敢上栏或牵强上栏;� 3、肌肉僵硬不放松、四肢不协调;� 4、注意力分散,不集中;� 5、练习消极,尽量减少练习次数,不求动作质量,敷衍了事;� 6、直接跳栏。� 二、学生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 跨栏跑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产生受各种因素影响,成因较为复杂,总的来讲可归纳为外在原因和内在原因两种。� 1、外在原因� (1)跨栏跑技术特性。技术复杂:跨栏跑要求人体在快速奔跑中连续跨越一定的高度、一定数量的栏架,所以要求对短跑技术、过栏技术和跑跨结合的技术都要较好掌握。� 对身体素养的要求较高:身体素养要求全面,对平跑速度、髋关节灵活性、腿部力量和柔韧性、上下肢躯干的协调配合能力都有较高要求。� 有一定的危险性:栏架有一定的高度,且技术动作是在快速跑的过程完成,假如技术动作掌握不好或身体素养达不到要求,那么就容易产生倒栏、摔栏的现象。� (2)练习环境的影响。在教学中,场地器材准备等条件不完善,比如栏架过旧,让学生感觉怎么摆都不正或不稳,或是场地的不平整,使学生在跑的过程中有颠簸,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