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医疗卫生设施专项规划(2025-2025)发布时间:2009-02-26字体:【大 中 小】第一章 规划背景第一节 宏观政策背景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老病死,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也是贯彻落实科学进展观,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进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卫生事业的城乡统筹进展也步入一个新的进展阶段,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要突出抓好加快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大力进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三个方面的工作,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部分省市开始探究扩大医保范围,构架“全民医保”的框架,实施面对城镇与农村地区的医疗保险全覆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方面,长期以来,我国医疗卫生存在“重医疗,轻预防;重城市,轻农村;重大型医院,轻社区卫生”的倾向。用科学进展观来审视,这样的进展模式既不全面,也不协调,更不具备可持续能力。我国的卫生经费有限,在投入上绝不能重大轻小,而应从最薄弱的环节入手,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伴随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的扩大,政府部门正在利用行政干预和经济杠杆的作用,推动新的医疗服务体系的形成。即由社区和大医院共同形成的二级医疗体系,这个医疗体系的就诊原则是“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实行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制度。这些举措将对使用医保支付的就医模式造成重大影响,有效缓解大医院的就诊压力,使医疗资源的配置更为合理,更为高效。第二节 区域进展背景2025 年底余姚市域人口 82.58 万人,这些人口分别居住在医疗条件差异较大的城市和农村。余姚医疗卫生设施的配置目标需以浙江省卫生现代化建设纲要以及宁波市医疗卫生设施规划为指导,探究一个适合余姚区域进展的医疗卫生框架体系。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和余慈地区的统筹进展,由余姚市梨洲、兰江、阳明、凤山、低塘、朗霞街道及马渚、丈亭、陆埠、泗门、小曹娥镇等部分区域组成的余慈中心城将成为宁波都市区副中心城市,是实现余慈地区全面提升的核心,外部环境的重大变化使得本次规划需多角度、综合协调余慈中心城、余姚市域、余姚中心城市医疗设施布局,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益,促进余姚市城乡卫生事业协调进展。一、余慈中心城总体规划《余慈中心城总体规划》是跨两个县市行政区域的特别的“总体规划”,是在《统筹余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