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你了解身边的树木吗?一、课题提出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许多树,了解树的一些特点及用途,但学生对保护树木意识淡薄。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分享他们对树木已有的认识,通过观察、调查等方法知道树木的一般价值和常见用途,知道爱护树木、保护人类家园的重要性。 二、活动目标1.过程方法:收集各种各样的树木;能够运用一些工具对树木的价值进行讨论,实行多种调查统计方法对树木的用途进行数据分析;能够运用语言、文字等多种方式表达讨论结果,并进行沟通。2.知识与技能:知道一棵树木的价值和常见用途,并能把树木的性质和用途联系起来。3.情感、态度、价值观: 提高学生保护树木的意识,感受树木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讨论兴趣;养成节约的好习惯,保护树木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三、活动重点、难点重点:设计调查问卷,搜集相关资料,培育讨论课题的意识和能力。难点:在实践讨论过程中,如何让学生有效地参加进来。在分析调查结果时,如何能够让学生分析数据,归纳结果,形成知识,有所感悟。保护环境意识的培育。四、活动安排本课题共五课时,分为三个阶段完成。1. 提出讨论问题,做好实践活动前的相关工作老师提出问题:“一棵树木的实际价值究竟有多大?”让学生讨论。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对树木的价值进行估量,设置的情境让学生展开讨论。然后,给出印度一位教授的计算结果,让学生进行对比,从而让学生认识自了解的不足,让学生产生去了解树木的愿望,自然而然地提出所探究的问题。2. 开展实践活动,分组沟通信息,整理资料。各小组根据制定的计划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实行到阅览室、图书室、上网、采访专家、社会调查、问卷形式等进行调查,讨论过程由多数由学生独立自主完成。各小组把收集到的大量信息进行筛选处理,写出讨论报告,回顾并总结计划完成情况,方法正确与否、收获与不足、感受等,组内沟通,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3.问题的展示、延伸和拓展。从培育学生的角度来看,让学生把树木的价值与用途联系起来,从而知道保护树木的的重要性。 第一阶段(1 课时)一、提出讨论问题,做好实践活动前的相关工作1.提出问题:树木是人类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我们生活中到处都要用到木材。比如;我们用的桌子、椅子,睡觉用的床、摭风挡雨的房子等,我们生活中到处都有用途,到底一棵树木的价值有多大呢?。树木哪些用途呢?树木对我们的环境有哪些影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