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立功【例文】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立功。严以修身永无止境,党性锻炼、心性磨炼是终身功课,必须久久为功、持之以恒。广大党员干部须把修己清心作为必修课,时刻对标党章党规要求、对标群众期盼,在纷扰中守得住宁静,在诱惑前立得住本真,真正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中国纪检监察报《修己以清心为要》)【典故】出自宋代林逋《省心录》,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立功。【释义】意思是,如果一个人的心思不够清明,充满了杂念和欲望,那么他就无法真正理解事物的本质和道理;同样,如果一个人的志向不够坚定,总是摇摆不定,那么他就无法取得真正的成就和成功。【赏析】中华民族历来把正心修身作为人格塑造、做人做事的基础,作为人生行稳致远的重要保证。《礼记·大学》中说:“”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朱子语类》中也写道:“心者,万事之原也。人之一心,得其正,则事事皆得其正。心或不”正,则无一事得由于正。 做人要正心,为官更须正心。北宋官“员赵概在案头摆放一个瓶子,以及黑白两种豆子。 起一善念,”投一白豆于瓶;起一恶念,投一黑豆于瓶。 刚开始,黑豆甚多。后来随着他时时内省、磨砺克制、改过迁善,瓶中的白豆越来越多,黑豆越来越少。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里成长起来,中国共产党为的是大公、守的是大义、求的是大我,每一名共产党员都应正心明道、怀德自重,把党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1938 年秋天,刘少奇在豫西省委举办的党员干部训练班上,发表了题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演讲。演讲结束后,他对演讲提纲进行整理、充实,最后在原有题目前加上了一“”个 论 字,形成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1939 年 8 月,《解放》周刊分 3 次刊发全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迅速在党内引起轰动,成为了人手一册的必读书。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修好党性这门 心学 ,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 总开关 问题,努力成为 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用法】主要适用于廉政教育类、党课报告类讲话,侧重强调修身律己,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持修身律己,保持静心,不断正心,守住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