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节 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教材拓展拓展点一 哺乳动物卵巢的结构和功能是怎样的?卵巢位于雌性动物的腹腔,左、右各有一个,多为椭圆或圆球状。其形状,大小和结构因种类、年龄和生理状态各异。卵巢由实质部和被膜构成。实质部又分为皮质部和髓质部。皮质部靠近被膜,其中储存大量的原始卵泡和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泡和卵泡的续产物,主要包括:黄体、白体和闭锁卵泡等。卵巢的髓质部位于卵巢的中间部位,含有纤维结缔组织、血管和神经。需要弄清楚这几个结构关系:卵巢中有卵泡,每个卵泡中有一个卵母细胞。卵泡中的卵母细胞在排卵前都处于第一次减数分裂的前期。卵巢的主要功能有两个,其一是储备卵泡,排出卵子;其二是产生与生殖有关的激素,如雌激素和孕激素。 拓展点二 什么是顶体反应?获能以后的精子,在雌性动物生殖道与卵子相遇时,会出现精子顶体膨大,精子质膜(外膜)和顶体外膜局部融合,并在融合处形成一些泡状物,随后脱落,造成精子顶体外膜出现孔洞,使顶体内储存的与受精有关的酶释放出来,参与精子和卵子的受精过程。这种生理现象叫做顶体反应。【拓展阅读】精子是如何成熟和获能的?精子在睾丸的曲细精管内生成以后,从形态上来看,已形成蝌蚪状精子,但经实验证明 ,睾丸内的精子并不具备受精能力。睾丸精子还需在附睾内经历精子成熟过程,以及在女性生殖道内经历获能过程。 精子在 4-6 米长的附睾内运行过程中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变化。精子在成熟过程中,体积略变小,含水量减少。最明显的改变是未成熟精子体部的胞浆小滴向后移动,并最终脱下。在一些不育病人的精液中,可看见大量未脱下胞浆小滴的未成熟精子。 睾丸内出来的精子可活动,但进入附睾头段后,即失去活动能力。又逐步获得了活动能力。先出现原地摆动,然后有转圈式运动,最后才有成熟精子特有的摆动式前向运动。因此,观察精子的运动方式,也是衡量精子是否成熟的一个指标。 另外,在精子成熟过程中,精子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如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增加,出现了排钠的功能,这对酶活力及代谢有重要的影响。精子在附睾运动过程中表面负电荷增加,这可使精子在附睾内贮存时,由于电荷同性相斥的作用,而不至于凝集成团。 还应指出,附睾的一些分泌物覆盖于精子表面,其中有一种含唾液酸的糖蛋白。种种迹象表明,转移到精子表面的唾液酸有着重要的生理机能. 射出的精子表面附着有附睾和精囊腺分泌的一种去能因子。所谓获得过程即为去除精子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