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通情达理的人国旗下讲话稿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 今日我讲话的题目是《做一个通情达理的人》。 人生一世,不外乎两件事,一是做人,二是做事。要学会做事却要先学会做人。那么怎样做人呢?常常听到父母和老师的嘱咐和告诫:做人一定要通情达理。这句话看似平常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智慧,可惜很多人并没有深化思考,心领神会。 那么什么是 通情达理 呢?现代汉语词典有解释: 通、达 都是懂得、了解解之意, 通情达理 就是说话做事合情合理。 情 指人之常情,是社会约定俗成的高尚情感,如父母情,夫妻情,师生情,朋友情,家国情,人类情,孝敬之心,关爱之心,同情之心,宽容之心,感恩之心,等等。 理 就是指说话做事应该遵循的道理和规矩,如讲文明,懂礼貌,守秩序,求上进,等等。 通情达理 就是说在人与人的相处和交往中,能够设身处地感受和体会对方的立场和处境,通晓人情,明白事理,尊重包容,善解人意。与之相反,就是不近人情,强词夺理。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认为, 通情达理 也是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说的就是我们为人处事融入社会需要通人情,晓事理。 我们是自然人,更是社会人,我们不能只追求自我,更应该主动积极地融入社会之中。不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对事理的认识也不尽一致,甚至会有巨大的分歧。正如生活中有阳光也有风雨,有温馨与和谐,也难免有矛盾和口角:悖逆父母,顶撞老师,埋怨朋友,误会同学……通常矛盾双方都认为自己是通情达理的,自己是含冤受屈的。那怎样才能让自己不被生气和偏见蒙蔽双眼,做一个通情达理、旷达乐观的人呢?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意思是努力约束自己的私心杂念,培育仁爱大度之心。曾子也提到 吾日三省吾身 ,都是在提醒我们要多反思自己哪里做得不好,有没有损害别人。此外,我们还需要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常常站在对方或者第三方的角度来看问题,试着体会对方 受害者 的内心感受,这样是否会云开雾散气爽天清呢?也许真是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也许真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退一步讲,即使我们真的受了委屈,又何必斤斤计较、耿耿于怀呢?要知道 得理不饶人 是一种刻薄,一种损害, 得理且饶人 却是一种美德,一种智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用一颗宽容大度的心去容纳别人无心的损害与过错,就像浩瀚的大海接纳每一条河流,无论其清亮还是浑浊,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