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1节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教学案 中图版必修1-中图版高一必修1地理教学案

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1节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教学案 中图版必修1-中图版高一必修1地理教学案_第1页
1/46
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1节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教学案 中图版必修1-中图版高一必修1地理教学案_第2页
2/46
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1节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教学案 中图版必修1-中图版高一必修1地理教学案_第3页
3/46
第 1 节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 1 课时 大气的受热过程1.数字法记忆大气的受热过程一个根本来源:太阳辐射。两种作用:削弱作用、保温作用。三种形式:吸收、反射、散射。三个环节:太阳照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四种辐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2.歌诀法记忆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太阳辐射透大气,削弱作用数量减。绝大部分归地面,吸收辐射大地暖。大气吸收是主要,射向宇宙不过半。空气增温辐射在,逆向辐射能量返。补偿地面热损失,就像棉被温地面。多云天气更强烈,昼夜温差在变暖。1.大气的热源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受热能量的根本来源,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2.大气的受热过程(1)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到达地面。(2)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转化为热能增温。(3)地面增温的同时,把热量传递给大气。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形式特点反射云层和较大的尘埃反射部分可见光,无选择性散射空气分子或细小尘埃会对太阳辐射进行散射,散射具有选择性吸收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吸收具有选择性4.太阳辐射分布不均(1)表现:由低纬度向两极递减。(2)原因: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的路径短,被大气削弱的少,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多。高纬度地区相反。[温馨提示] 三种削弱作用,以反射作用为最强,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得很少,大部分可见光能够透过大气透射到地球表面。问题探究 [歌词中的地理]“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赞歌更嘹亮,要是有人来问我,这是什么地方,我就骄傲地告诉他,这是我的家乡。”——《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思考探究:根据材料分析,为什么天空呈蓝色、云彩呈白色?提示:空气对太阳辐射(尤其是蓝光)的散射作用和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知识升华一、大气削弱作用的形式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表现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三个方面。作用形式参与作用的大气成分光线类型作用特点实例吸收臭氧(平流层)紫外线吸收强,有选择性,对可见光吸收得很少南极臭氧层空洞,吸收紫外线减少水汽、CO2(对流层)红外线反射云层和较大颗粒的尘埃主要为可见光无选择性,云层越厚越多,反射作用越强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散射空气分子或细小尘埃 波长较短的蓝紫色光向四面八方散射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颗粒较大的尘埃、雾粒、小水滴各种波长同样被散射 无选择性阴天的天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1节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教学案 中图版必修1-中图版高一必修1地理教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