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咨询及治疗技术法律规范第一节 游戏治疗 在简要介绍各种治疗方法原理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各种方法的具体操作,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分析。此外,还对各种心理治疗方法的优缺点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及如何充分发挥多种方法在治疗幼儿心理障碍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心理咨询和治疗(本章以下简称治疗),是以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为指导,运用相应的专门化技术和方法,由受过专业理论训练并积累一定实践(临床)经验的心理学工作者施行的,旨在使受困于心理问题的个体的情绪、人格和行为能改变(增进、消除、恢复或矫正)到符合社会认可的方式而进行人际沟通、行为训练(有时要配合药物治疗)的过程。通过心理治疗,帮助治疗对象解决其社会适应中所缺少的知识、技能或动机,纠正异常行为。心理治疗对于纠正学前幼儿(幼儿)的一般偏异行为以及减轻或治愈心理障碍和疾患具有一定的价值。 心理治疗种类繁多。按治疗对象的多少可以分成个别心理治疗和集体心理治疗;按心理治疗进行的场所可分成家庭治疗和社会治疗;按治疗的方式可分成支持性心理治疗(例如运用保证、安慰、疏泄、指导、暗示、催眠等技术)、分析性心理治疗(例如,心理分析治疗)和训练性心理治疗(例如,行为治疗)等各种方法;若按其所依据的理论加以归类,主要有精神分析疗法、行为治疗和人本主义治疗三类。 这些治疗所依据的理论不尽相同。例如,游戏治疗最主要的是以精神分析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治疗,而行为疗法的主要基础就是几个条件反射理论和观察学习理论,等等。由于理论基础不同,心理治疗所运用的方法就有很大差异。但是,在实践中常常采纳折衷的方法,将几种不同性质的心理治疗综合使用,以期获得更为满意的治疗效果。一般来说,治疗方法的选择只须符合这样的原则:能最好地解释幼儿的问题行为、情绪障碍例和心理进展困难,并可预期获得较好的效果,那么就可使用哪种方法,或综合使用几种方法,不要拘泥于理论流派之别。如,一个接受游戏治疗的幼儿同时也参加家庭治疗,而对其特别行为问题又施以行为治疗,一个参加家庭治疗的幼儿,也同时服用药物,以此控制其不良行为。 认知疗法成为解决个体意识层面心理障碍问题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只要个体获得必要的理性,能清醒客观地面对自己的各种极端观念,认知疗法的效果就有了前提保证。比较而言,精神分析疗法主要针对意识层面以下的各种受到压抑的情感和冲突性观念,因此,它的技术和方法更偏重于展现并分析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