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梅花的散文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梅花和松、竹并称岁寒三友,与兰、竹、菊合为四君子。它不但姿态高雅、芳香幽远,而且象征着一种美好的品行,为人称道。 1961 年 12 月,毛泽东以史话一般的诗篇,给予梅花凛然高洁的气质。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读之神清气爽,满目释然,与陆游《咏梅》有一争。 《红楼梦》里的梅诗,花开一朵,各占数枝,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喜笑东风。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竟奢华。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曹公笔下的梅,前身定是瑶台种,似仙似姑,如花似玉,身姿绰约,风情妖娆,放眼望去,像被点了精魂的金陵十二钗,朵朵相思、瓣瓣离愁。 与梅邂逅,脉络芬芳,沿着平仄有韵的唐诗宋词寻去,一脚跌入梅花的芳踪。宋人沈蔚这般寻她,今年早觉花信蹉。想芳心、未应误我。一月小径几回过。始朝来寻见,雪痕微破。眼前大抵情无那。诗人知道好景色、只消些个,便淡看枝上一朵两朵。小径、雪痕、老树、寒花,苍茫幽渺之境自不消说。 南北朝时期大文学家庾信薄衣踏雪,诗意满怀,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早知觅不见,真悔著衣单。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怨不得景瘦意清,只怪柳宗元性子急,来得太早。而王安石则犹如丹青妙手,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一幅梅图神韵备至。 爱梅者最苦的便是林和靖,林公别号梅妻鹤子,单以一味清新无我爱,十分孤静与伊愁。之赋别占一支,着实把天真、闲旷、清新、幽静的境界给予了梅。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吟哦之间,仿佛人花合二为一。正所谓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好一忱玉洁冰清意。 就在最冷枝头绽放,看见春天走向你我。梅花香自苦寒,却带着新生的绿意和温情,傲立风雪中。千古诗意爱无悔,执此一剪梅,香远益清,岁月不瘦。 一个有钱的富人,正在家院的花园里赏梅花。 那是冬日寒冷的清晨,艳红的梅花正以最漂亮的姿容吐露,富人颇为自己的花园里能开出这样漂亮的梅花,感到无比的快慰。 突然,门外传来敲门的声音,富人去开了门,发现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在寒风里冻得直打抖,那乞丐已在这开满梅花的园外冻了一夜,他说:先生,行行好,可不可以给我一点东西吃 富人请乞丐在园门口稍稍等候,转身进入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