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鱼病的发生及防控技术【导读】很多新手养殖户在冬季没有给池塘换水和消毒的习惯,所以,造成各种鱼病发生速度加快,如水霉病、赤皮病、烂鳃病、打印病、肠炎病、小瓜虫病、斜管虫病、萎瘪病、三代虫病、黏孢子虫病、锚头鳋病等。这些鱼病假如不仔细…很多新手养殖户在冬季没有给池塘换水和消毒的习惯,所以,造成各种鱼病发生速度加快,如水霉病、赤皮病、烂鳃病、打印病、肠炎病、小瓜虫病、斜管虫病、萎瘪病、三代虫病、黏孢子虫病、锚头鳋病等。这些鱼病假如不仔细搞好防控工作,将会带来很大经济损失。一、水霉病1.水霉病的发生 水霉病,一般是鱼类在拉网、转塘、运输时不小心鱼鳞片脱落,鱼体出现了伤口,这时水霉病菌随机侵入伤口,造成鱼体表面菌丝加速繁殖,形成白色或灰白色棉絮状菌丝,这些菌丝逐渐破坏鱼体组织,使鱼的皮肤黏液开始增多,整天烦躁不安、游动失常,最后衰竭而死亡。2. 水霉病的防控技术 一是在捕捞、转塘、运输等过程中,不要把鱼体弄伤;二是在鱼种下塘前,要用 4%的食盐水溶液浸浴处理 3分钟;三是水霉病预防时,用毒菌净 80 克/亩,稀释 800 倍后全池泼洒 1 次;四是水霉病防治时,用毒菌净 160 克/亩,稀释 1500 倍后全池泼洒 1 次,可有效防治水霉病。二、赤皮病1.赤皮病的发生 赤皮病,是鱼体侵染了荧光假单胞菌引起的。开始鱼体表面局部出血发炎,鱼鳞逐渐脱落,浮于水面时反应迟钝,然后鳍条末端腐烂,病情严重时很快死亡。这种病对青鱼、草鱼、鲤鱼、团头鲂、鲫鱼等危害最为严重。2.赤皮病的防控技术 赤皮病预防时,用强力菌毒杀 50 毫升/亩,稀释 600 倍后全池泼洒 1 次,预防效果很好。赤皮病治疗时,用强力菌毒杀 100 毫升/亩,稀释 1000 倍后全池泼洒 1 次,假如病情严重,隔 2 天后,按 4 克/米 3 的标准,全池泼洒大黄浸泡提取液 1 次,即可有效治疗赤皮病。三、烂鳃病1.烂鳃病的发生 烂鳃病,主要是柱状黄杆菌引起的,这种病在水温 15℃以上时开始暴发。当鱼患上烂鳃病后,食欲减少、反应迟钝、游动缓慢、呼吸困难、体色变黑,鳃盖充血发炎,鳃丝末端腐烂,造成软骨外露,随着病情加重而逐渐死亡。这种病对草鱼、青鱼危害特别严重。2.烂鳃病的防控技术烂鳃病预防时,坚持每 10 天换水 1 次,排除水体中的饲料残饵和鱼粪,确保水质清新、溶氧充足;坚持每 15天按 150 毫升/亩的标准,泼洒 1 次“高碘片”溶液进行消毒。烂鳃病治疗时,用出血腐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