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小学德育方法长沙市芙蓉区朝阳小学 贺青(本文荣获市二等奖)内容摘要: 目前,我们基础教育正逐步从注重学生的应试能力转移到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上。许多学科都在开展创新教育讨论,探究培育创新人才的途径。然而对于我们的道德教育来说,则不乏空洞而留于形式的说教。虽然我们提出“德育为先”,但在培育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我们的德育却缺乏“创新”。其实,德育教育作为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教育,尤其是其教育形式更需要不落俗套的方法和手段,更需要创新。 关键词:创新 方法 德育 情感正文:一.德育工作需要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老师只有先施爱于学生,学生才能亲师,尊师。在平日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染学生,一个亲切的微笑,幽默风趣的动作,热情爱抚的目光,都给学生以鼓舞,勇气。 作为老师或许应该多俯身倾听孩子的心声,走进他们的世界,不妨多了解一些他们的最爱,与最讨厌的事等等,与学生平等相处,像朋友一样与他们沟通,站在学生的立场去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让学生觉得老师是他们的良师益友,从而使学生有喜爱自己的老师而到同意接受老师的感化。 二.德育工作的形式需要有创新。 在我们日常德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往往过多的依赖于说教,老师常常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但学生由于缺乏感性认识,缺乏内心的感触,也就缺乏内心的共鸣,收效甚微。 记得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教学实例:在一堂课上,老师想告诉学生“要学会帮助别人”。于是她推来一把轮椅,请每位学生轮流坐上轮椅在校园内和走廊上行进,学生无不体会到平日轻而易举的动作这时变得艰难了,原本还十分好奇的学生在体会过一次当“残疾人”的经历后;无不感到身为残疾人的不易。老师切勿多语,学生无不感到在你遇到困难时,别人的帮助对你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因此当老师问道:“当你遇到困难时,你需要的是别人的帮助;那么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你该怎么办?”时,学生们几乎异口同声回答:“要帮助别人。”在这堂课上,老师并未对学生讲上一番大道理,而是让学生亲身体验无助时的痛苦。这样的体验式教育是否比简单的说教更管用?或许我们可以更多的让学生在情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德育工作的内容需要“真”。 就德育工作而言,要产生良好效果,必须在内容上求“真”。因为只有真实的东西才令人信服,使人产生真情实感。作为老师,要善于捕捉“真”,积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