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教学设计——回旋加速器人教版 选修 3-1 第三章第 6 节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从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入手,先简单介绍直线加速器的设想,提出不足,进而引出回旋加速器,分析其工作原理,并简单介绍回旋加速器的结构。通过对比多级直线加速器和回旋加速器的优缺点,显示科学进展的规律和进展的方向,引导学生思维,开阔学生思路,强化学生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电场和磁场的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够通过自己的分析探究带电粒子的加速原理,进而得到回旋加速器的基本构造。根据本节课内容特点和学生现状,实行探究学习的方法,锻炼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升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具体教学策略是首先提出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结合所学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a.知道回旋加速器的基本构造和加速原理。 b.知道加速器的基本用途; c.通过情景设置, 培育学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d.通过师生、生生思维碰撞, 开阔学生, 思维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问题提出,结合所学知识,引导学生探究,最后达到知道加速器的基本结构和加速原理的教学目的,让学生体会讨论、设计新仪器的思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a.介绍我国高能粒子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培育民族自豪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b.体验探究乐趣, 激发创新意识。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回旋加速器的构造和加速原理; 教学难点: 交变电压的周期和粒子的运动周期相同。 五、教学方法 预习检测、老师引导、课堂沟通讨论六、教学过程预习任务回顾: 1.阅读课本 101 页至 102 页回旋加速器相关内容; 2.完成《新新学案》大册子 87 页预习内容填空。一、预习情况沟通:1.为什么要对带电微粒进行加速?答:认识原子核内部结构的需要,加速粒子充当“炮弹”;追问: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为什么质子和质子之间没有因为斥力而解散呢?目的:引导学生回答出强相互作用,并复习四种基本相互作用。2.对带电微粒进行加速,选用电场还是磁场?答:选用电场。因为洛伦兹力对运动电荷不做功追问:为什么洛伦兹力对运动电荷不做功?目的:引导学生回忆左手定则。3.如何实现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请画出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