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论文格式范文摘 要:从探究大学生心理问题为出发点,立足于大学新生恋爱情况的调查,采纳问卷调查法和个案座谈法,以大学生爱情观为主题,用真实数据分析大学新生恋爱的特点,从中发现大学新生在恋爱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求帮助大学新生树立正确爱情观的途径。 关键词:心理问题;大学新生;爱情观 爱情是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是身心进展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产生的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大学生,特别是刚刚入校的大学新生,其身心进展并未完全成熟,在面临从一名中学生到一名大学生身份角色转化的同时,还要面临着自主学习、人际交往、身体健康、未来规划等种种问题。对于他们来说,在冗杂的难题中,爱情带来的心理问题往往最直接、最严重。这使得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不得不关注恋爱中的学生可能潜在的心理问题,老师要做的是疏而不是堵。 本讨论对 526 名大学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实行班级发放形式如期收回问卷 526 份,问卷回收率为 100%。经统计分析后,其中有效问卷共 518 份,问卷有效率为 98.5%。此外,还与其中 5 人,分别进行了座谈。 根据数据统计分析,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念已由传统封闭转向公开,恋爱意愿由微弱转向强烈。大学新生对爱与被爱的需求加强,学校和老师对此必须足够重视,对这种逐渐增强的需要应加强教育和引导。 一、大学新生的恋爱特点 主要显现在两个层面:现象特点和心理特点。 1.现象特点表现为大学新生恋爱的普遍化 最近一项调查讨论表明,武汉三角路中学,对该校 450 名高一、高二的学生做了一项关于恋爱的调查,结果显示,40%的学生正在恋爱或者曾经恋爱过。高中生如今再也不是谈爱色变了,老师家长在孩子不影响学习为前提的条件下,随着时代的变迁,态度也由坚决反对转向了逐步默认。由此促成大学新生恋爱现象的最主要特点就是普遍化,这也正和此次调研结果相契合。此外在普遍化的现象特点之下还有两种典型情况:(1)进入大学后,延续高中恋情,异地恋占极大的比重。(2)进入大学前,就有强烈意愿要在进入大学后开展恋情。入学后,盲目、急速地开展恋爱,通常易出现恋爱关系脆弱化趋势。 2.心理特点主要包括了四个方面 (1)依赖心理。由于现当代大学新生独生子女多,习惯被呵护与关爱,而潜在的孤独感却是与生俱来的,这样使得多数新生的恋爱动机更多是种背井离乡在外求学之后的情感寄予,恋爱双方往往都缺乏独立意识和自立能力。 (2)寂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