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认识球体教案 设计思路: 幼儿学习活动应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幼儿的兴趣。本次活动的设想即来源于本班幼儿的兴趣—-爱玩弄一些球类玩具。为了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中进展探究,活动前我和孩子共同收集会滚动的的废旧物品,同时依据本班幼儿喜爱探究及嬉戏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以玩嬉戏为主线以动手操作为探究过程的活动,让孩子们在自由轻松的气氛中熟悉球体,感知球体的根本特征。 活动目标: 1、熟悉球体,在生活中找到相像的物体。 2、进展幼儿的观看力、想象力和思维力量。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5、同意参加活动,体验胜利后的乐趣。 活动预备: 教具:篮球、足球各 1 只,圆镜子一面,一圆硬币 2-3 枚,玻璃球 2—3 扣子 2-3 个,圆卡 2-3 张。 学具:幼儿人手 1 份操作材料(塑料球 1 只、圆卡 1 个。) 活动过程: 一、以嬉戏激发幼儿探究兴趣,导入课题。 1、“今日老师带来一个好玩的嬉戏叫《小孩小孩真爱玩》,在嬉戏中小朋友肯定要仔细观看物品,找出它们的不同,好吗?” 二、与圆形比拟观看,熟悉球体。 1、幼儿自由观看学具物品,并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2、老师小结:像圆形卡片一样的东西都是圆圆的、扁扁的;而像皮球一样的东西不管从哪个方向看都是圆的。 三、了解球体特征。 1、连续以嬉戏形式请幼儿自由操作。(“现在就请你们都来摸一摸、比一比、滚一滚这些东西,看你能发觉什么?”) 2、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发觉,并上前试一试,玩一玩,指出哪些东西能向不同方向滚动。 3、老师小结:扁圆形的东西只能向前或向后滚动;而球状的东西可以向任何方向滚动。)所以我们把能向任何方向滚动的,无论从哪个方向看都是圆形的物体叫做球体。 4、师生共说儿歌,理解球体的特征。 “球体球体圆溜溜,那边看它都是圆,球体球体圆滚滚,哪边推它都能滚。 四、稳固对球体特征的熟悉。 1、分类:将扁圆形物体与球体物体分类。 2、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日常生活中与球体相像的物体。 五、区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知道球体属于立体图形。 六、延长活动 观看幼儿用书的图例,找一找哪个不是球体,想一想它们为什么不是球体。 活动反思: 《指南》之科学领域中强调“在敬重儿童认知进展的前提下开展数学教育”,对孩子而言行动和阅历是学习数学的最正确手段。本次数学活动是通过孩子的.操作,让孩子逐步理解扁圆形和球体的不同,从而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