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火电厂土建施工质量的分析对火电厂土建施工质量的分析 摘要:对火电厂工程建设中主厂房土建施工特点作了分析,提出了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预控措施以达到提高火电厂土建施工的质量目的。 关键词:火电厂主厂房 土建施工 中图分类号: TU2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火电厂土建设计其它建筑设计一样,亦应遵循一个普遍的规律和基本的原则。在火电厂土建工程中,主厂房是一个工程量大、施工时间集中、技术难度大的关键性工程,也是一个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的结构体系,它与施工技术的进展密切相关,需要结合建材生产水平和工程实践逐步完善。主厂房结构体系实现轻质高强、技术可靠、经济适用、扩大干作业面,既要学习、借鉴国外的成熟经验,也要与电厂生产工艺密切相结合,才能取得好的方案。因此,如何选择主厂房结构形式,充分发挥各结构的承载力,提高主厂房设计、施工技术水平,这些有力的条件对主厂房结构体系的进步起着重要作用。 1 火电厂主厂房土建施工的特点 目前国内电厂工程的主厂房基础,大多数打入桩或灌注桩与基础结合的承台基础和独立台阶基础、筏板基础为主(锅炉钢架基础)。采纳现场设预拌混凝土站用汽车泵或拖式泵浇筑混凝土.主厂房上部结构柱距离大在 8.0m 以上,层高 6.0m 以上。而且为多层现浇框架总高度达 45.0m 左右。 2 主厂房土建施工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提高土建质量的相应预控措施 2.1 基础施工 2.1.1 存在的问题 (1)因为是大体积混凝土,若浇筑工艺和措施不到位,容易出现侧面或混凝土表面的温度太高,容易产生收缩裂缝,浇筑完毕后,混凝土上表面的浮浆厚度可达 100mm 左右,有些裂缝深度达 50--70ram,对表层钢筋的握裹和混凝土强度、耐久性都有影响; (2)因采纳连续泵输送混凝土,对侧模的冲击侧压力很大,外侧模支撑系统一旦发生胀模或跑模,将有大量混凝土流出,现场很难处理; (3)基础面积较大,在混凝土浇筑中,因施工人员的踩踏,泵管混凝土冲击,移管时挠动,造成基础表层筋的位移、偏位、塌陷,底部筋下混凝土垫块压碎。 2.1.2 预控措施 (1)因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比较多如锅炉钢架基础。一次浇筑时间都在 30h 以上,而且必须是连续浇筑;因此对现场预拌混凝土站泵车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水泥砂石供应用电用水劳动力的组织、现场的协调等问题。 (2)对基础表面浮浆厚的问题,可实行在表层混凝土初凝时在表层撒一层碎石骨料,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