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小学数学课题阶段总结

小学数学课题阶段总结_第1页
1/5
小学数学课题阶段总结_第2页
2/5
小学数学课题阶段总结_第3页
3/5
小学数学课题阶段总结 小学数学课题阶段总结 小学数学课题阶段总结 自从上报《如何上好数学课》这个课题,我通过听其他老师的课,就始终在想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生、同样的 40 分钟,为什么课堂教学效果却不同呢?下面我就小学数学备课和教学谈几点总结:一、备课 (一)、预备阶段 1、了解学生,分析学生。2、发觉问题,把握问题。(二)备课阶段 要备起点、要备重点、要备难点、要备交点、要备疑点。二、教学 1、教学要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详细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情境的创设,使数学问题生活化,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例如:我在教学熟悉平角和周角时,出示生活中的两把扇子,用它们先复习学过的角,很自然的引出将要学习的内容,这样既复习了旧知,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老师在课堂上要提出富有挑战性的、可引发思维的问题,学生的制造力、潜力得以开发,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陶冶,共性得以张扬。记得在上“分数初步熟悉”这节课时,我通过大量的实物演示和学生的动手操作,帮忙学生理解分母,分子的含义,发觉课堂效果还不错。学生都特别感兴趣,积极性也很高。临下课时,我想出一道难一点的题,我说:“你们有兴趣吗?”学生们兴高采烈地说:“有”。于是我写下了这样的一道题:一张正方形的纸,连续对折一次,二次,三次...,平均得到的份数分别是几份?同学们快速的撕下一张纸,折成正方形,然后开头对折一次,很快得出了平均份数是 2 份,又连续对折二次,三次,得出的份数分别是 4 份,8 份,这时,消逝了一个问题,由于折纸的次数多,已经没有位置可折了,可黑板上的题明明写着对折四次,五次平均分的份数是多少?这下同学们可犯愁了,他们皱着眉头望着我,我只是微笑的看着他们,教室里又一次宁静下来,突然,我们班的“小机智”赵某某兴奋地喊到“老师,我知道了,对折 4 次,5 次平均份数分别是 16份,32 份同学们惊讶地望着他。“32 份,那么多,怎么折出来的啊?” “固然不是折出来的,而是找规律找出来的”,赵某某得意的说。“啊!我也找到规律了,平均份数分别是前一次份数的 2 倍,”冯某某欢乐地说。 我抓紧不失时机的说:“同学们,你们太得意了,你们太聪慧了,你们说的特别有道理,这节课,你们上的特别胜利,特别完善,你们不但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还运用了我们以前学过的学问“找规律”,把新旧学问恰到好处的连贯起来,你们不仅得意,而且有超乎寻常的才智。你们这节课的表现让老师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小学数学课题阶段总结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