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分析法软件设计与实现 摘要:层次分析法作为多指标综合评价的常用方法,在各领域应用广泛。但在应用中发现,辅助完成层次分析法计算的软件工具一般都存在安装复杂或操作不便的问题。通过分析层次分析法原理和计算步骤,讨论了推断矩阵的特征向量、最大特征值的计算方法和一致性检验方法,基于 C#和 SQLite 数据库设计开发了层次分析法软件,以可视化界面完成评价指标和数据录入与管理。应用表明,该软件明显提高了操作的方便性,对于进一步推广层次分析法在各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特征向量;最大特征值;SQLite DOIDOI: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25)005-0082-03 0 引言 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复杂问题,需要进行综合评价才能作出决策。综合评价就是将影响事物的各类因素分解,得到一个综合指标体系,在对各种指标分解评价的基础上进行汇聚,从整体上反映被评价事物的情况[1]。 近年来,多指标综合评价讨论不断深化,其它领域的相关知识不断渗入,使得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不断丰富。目前,国内外提出的综合评价方法已有几十种之多,而其中的层次分析法(AHP)因为原理相对简单,在军事、经济、卫生、教育、工程等各个领域应用广泛。 但是,在应用 AHP 进行决策时,可选用的工具一般是Matlab 软件或者 Excel,前者安装过程相对复杂,学习成本相对较高,后者在评价指标个数发生变化时,调整的工作量比较大。有的讨论人员采纳 Yaahp 软件进行计算,操作比较方便,但是免费版功能过于简单,不能完全满足应用需求。为此,笔者在讨论层次分析法原理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开发了用于计算的软件,可以大幅提高 AHP 运用的效率。 1 AHP 原理与计算步骤 AHP 原理 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著名运筹学家 Saaty 在 20 世纪 70 年代初提出的一种多目标决策系统分析方法[2],其原理是:将需要决策的问题置于一个大系统中,将问题分解并层次化,形成一个多层次的评价分析模型;之后综合运用数学方法与定性分析方法,计算出每个评价指标对上级指标产生的影响权重。最终通过逐层计算,得到问题总目标的权重,以此评价解决方案的优劣,实现辅助决策。 计算步骤 (3)根据上述过程计算每一级指标权重,然后自下而上逐级相乘,最终得到每个评价指标相对总目标的权重。 2 程序设计 开发环境 软件基于开发,具体开发语言选用 C#,数据库选择SQLite。 基于数据库对评价方案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