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证券回应质疑:赔偿优于司法途径平安证券回应质疑:赔偿优于司法途径 2025 年 5 月 10 日下午 2 时,在深圳丽思卡尔顿酒店,平安证券宣布出资 3 亿元,成立万福生科虚假陈述事件投资者利益补偿专项基金,存续期两个月。 尽管平安证券受到了转移大众视线、为保承销牌照花钱消灾等质疑,但不得不承认,此举开创 A 股维权先河,为中小投资者建立了新的赔偿机制。 不过,对于赔偿方案市场还有很多争论,尤其是平安证券设定的两个月赔款期限问题。 开创补偿股民先例 近几年资本市场进展中,虚假陈述屡见不鲜,但是投资者赔偿问题一直难以妥善解决。 现有法规给予投资者通过民事诉讼手段获得赔偿权利,但现实中此类民生诉讼往往存在耗时长、成本高、举证繁琐、投资者分散、覆盖面窄、诉讼结构不确定等困难,最终获得赔偿的投资者比例不高。 2025 年绿大地因虚假陈述造假上市,普通投资者没有得到任何赔偿。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从 2025 年 1 月 1 日至今,A 股市场上有五粮液、中电广通、两面针等 60 多家上市公司因虚假陈述遭到证监会处罚。 科龙电器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案中,2025 年 7 月,投资者提起诉讼。直至 2025 年 6 月,达成全面和解,科龙电器将向投资者支付约2500 万元的赔偿款。东方电子案中,股民历经 6 年的艰苦维权,才达成和解协议。 过去十多年,仅银广夏、海信科龙、中捷股份、杭萧钢构、广汽长丰等几个案例结案,即使结案,部分公司也无力支付赔偿费用。例如蓝田股份案,2025 年起诉至今,由于发行法人无财产可执行,投资者胜诉后未获得任何赔偿。 有人质疑,平安证券此举是为了避开大规模诉讼,因基金公告称,假如投资者接受了赔偿,就放弃诉讼的权利。平安证券方面则表示:“这只是在司法途径之外,为符合条件的投资者提供一条相对高效、便捷的渠道,使其及时获得补偿。” “由中介机构出钱补偿,投资者几乎可以零成本拿到赔偿,避开高额诉讼费用,在资本市场是一个好的开端,开创一条处置此类事件、有效保护公众投资者利益的创新之路。”平安证券董事长兼CEO 杨宇翔表示。 赔偿方案引发争议 平安证券补偿机制对于投资者是一件好事情,但是对于赔偿方案,外界仍有争议。 上海市华荣律师事务所许峰在微博上提出了几点质疑: 第一,对于赔偿公告,平安证券或者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是否会实行发短信或打电话等方式通知到每位适合的万福生科投资者,发公告只能算是通知,不算到。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