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砌体结构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的论述建筑砌体结构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的论述 【摘 要】墙体裂缝轻则影响外形美观,重则降低或削弱建筑结构强度 刚度稳定性整体性和耐久性,更有甚者导致房屋倒塌 通过分析砌体裂缝产生原因,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砌体结构裂缝控制措施温度变形干缩变形 中图分类号: TV5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裂缝的种类及形成的原因 1.1 温差变形引发的砌体裂缝 此类裂缝易发生在那种刚性屋面平屋顶、未设变形缝、隔热层的房屋。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混凝土结构屋面的伸缩变形牵引其下砖砌体超过其材料抗拉强度。因阳光照射下屋面板温度可高达 60 度到 70 度,而在其下的砌体仅为 30 度到 50 度,如此大的温差,加上混凝土线膨胀系数比砌体近似大一倍,又加上房屋两端为“自由端”,水平约束力小,上部砌体垂直压力较小,如无相应措施,上述裂缝在所难免。 当屋面对两端热胀时,致使下部砌体出现正“八”字缝,当冷缩时,就出现倒“八”字缝,一胀一缩则易出现“X”字缝。同理温差裂缝尚有屋面结构与其下相应砌体之间的水平缝,包角水平缝,沿窗上下角水平缝,女儿墙根部水平缝及出现在靠近外纵墙的横墙上的内高外低斜裂缝等等。这类斜裂缝一般表现为:上几层多于下几层,轻微者仅在靠外墙端约 0.5m 至 1.0m 位置上,有一至两条缝而已,严重者可达横墙 1/3 跨度及各层都有,尤其是那种层层设混凝土梁(如圈梁)和纵横墙交角设混凝土柱(如构造柱)的房屋。 1.2 干缩裂缝 砌块、灰砂砖、粉煤灰砖等类砌体在潮湿情况下会产生较大的湿胀,随着含水量的降低,材料会产生较大的干缩变形,而且这种湿胀是不可逆的变形。如砼砌块的干缩率为 0.3~0.45mm/m,它相当于 5~40℃的温度变形,可见干缩变形的影响很大。轻骨料块体砌体的干缩变形更大。干缩变形的特征是早期进展比较快,如砌块出窑后放置 28d 能完成 50%左右的干缩变形,以后逐步变慢,几年后材料才能停止干缩。但是干缩后的材料受湿后仍会发生膨胀,脱水后材料会再次发生干缩变形,但其干缩率有所减小,约为第一次的 80%左右。这类干缩变形引起的裂缝在建筑上分布广、数量多、裂缝的程度也比较严重。 1.3 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 地基不均匀下沉引起的墙体裂缝一般发生在纵墙的两端、对角,裂缝向沉降较大的方向倾斜,由下向上进展,裂缝多在墙体下部,向上逐步减少;水平裂缝一般发生在窗间墙的上下对角处,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