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曹祥华1、教材分析该探究实验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 1《分子与细胞》模块中的第 5 章第3 节《ATP 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是本节教学的难点,根据课标的要求,本探究实验的学习目标要达到理解层次。由于教材上在对本探究实验的安排上有“让空气间歇性地依次通过 3 个锥形瓶(约 50min),然后将实验装置放到 25℃—35℃ 的环境中培育 8—10h”的要求,因而在课堂教学时,会遇到时间不够用、温度难以控制及通气时间长等方面的困难,影响探究实验的进行,通过对原探究实验的改进,避开了以上困难,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2、教学思路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因此便于用来讨论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本节教学运用了问题导学教学法、讨论法、探究法、实验法、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手段为课堂创设情境,并通过有氧、无氧呼吸实验演示等手段,面对全体学生,提倡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加、乐于探究、勤于思考,使课堂呈现出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方式,激发了他们探究实验的兴趣,并领悟了探究实验的方法、步骤。通过探究,学生认识到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条件和生成产物,这样就为后面学习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打下了基础。通过探究,培育了他们沟通与合作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制造性思维的能力和探究实验的能力,达到了有效教学的目的。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阐述细胞呼吸的概念能力目标:通过参加“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方案设计、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沟通,培育学生的实验设计严谨的思维、实践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以及沟通沟通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究实验,使学生养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以及建立科学价值观。4、教学重难点重点1、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2、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难点“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设计5、教学过程课前准备: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酵母菌细胞呼吸的装置,学案。布置学生课前预习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5.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老师提出问题“CO2、酒精是酵母菌在有氧产生的,还是在无氧产生的呢?”引入课题: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课件展示课题)5.2 以问题、讨论等形式,进行实验方法、步骤的探究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表达与沟通→再探究通过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