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综合提升 \s\up7()(在复习完以上几个课时后,需要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整合,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形成“知识树”。)\s\up7()关于公民的政治生活的十大认识误区1误区一 我国是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点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与人民民主专政不可等同,人民民主只是强调了民主,而人民民主专政则既强调了民主,又体现了民主与专政的辩证统一。我国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弱化专政的职能。误区二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公民当家作主点拨: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公民与人民不能等同,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凡人民一定是公民,但公民却不全是人民。误区三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真实性和全民性的特点点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真实性。但民主的广泛性、真实性并不意味着民主的全民性,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民主总是属于统治阶级的。世界上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有抽象的、超阶级的民主。此外,人民民主专政还是民主与专政的辩证统一。误区四 享有权利才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点拨:权利和义务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同时也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公民既享有权利,同时也要履行义务。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主人翁地位是通过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来体现和保证的,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都可以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误区五 公民享有的权利都是一样的点拨:“公民享有的权利都是一样的”,实际上是说每一个公民与其他公民享有的权利都是相同的、平均的。其实,公民的法律地位虽然是平等的,但公民实际享有的权利和享有权利的程度则是有区别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些特定的权利,并非人人都享有。如宪法规定的全国人大代表享有的人身特别保护权和言论特别保障权,只有全国人大代表才享有,并非人人都享有。第二,我国宪法规定,未满 18 周岁的公民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可见,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也非人人都享有。第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具有如下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担任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误区六 权利可以放弃,公民也可以先履行义务,后享受权利或者先享受权利,后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