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导学§1.8 章末盘点 综合提升【高考命题热点】 本章的命题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应用运动图象(特别是 v-t 图象)分析问题. 2、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理解及应用. 3、将直线运动规律和牛顿运动定律结合起来考查. 4、将曲线运动(如平拋、类平拋运动)分解成两个直线运动,再结合牛顿运动定律和直线运动的有关规律解决问题.【经典方法指导】 本章是动力学的基础,在高中物理教材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也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复习时,不仅要重视概念、规律形成过程的理解和掌握,搞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弄清它们的物理实质,还要熟练掌握分析解决运动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求解直线运动的基本思路: (1)审清题意,分析运动过程,构建运动图景,并尽量画出草图; (2)明确题中已知及未知各物理量的关系,恰当选用规律; (3)若涉及多个过程,要分段分析,找准运动交接点,同时应注意 s、v、a 等矢量的符号规定和位移图象、速度图象的应用及题中隐含条件的挖掘等. 求解直线运动常用的方法有:一般公式法、平均速度法、中间时刻速度法、比例法、推论法、逆向思维法、图象法、巧选参考系法. 图象法在物理应用中占有重要地位,运动的图象是本章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图象问题应首先明确所给的图象是什么图象,即认清图象中横、纵轴所代表的物理量及它们的函数关系,要清楚地理解图象中的“点”、“线”、“斜率”、“截距” 、 “面积”的物理意义.对某些运动过程较为复杂或较难直接列式表达的运动问题,可用运动图象来表达,此时一般选择待研究的物理量作为纵坐标.从物理图象上可以更直观地观察出物理过程的动态特征;同时,利用图象解题可以使解题过程简化思路清晰,比解析法更巧妙、更灵活.【高考真题赏析】 用心 爱心 专心1 【例 1】(2008•全国Ⅰ)已知 O、A、B、C 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AB 间的距离为 x1,BC 间的距离为 x2,一物体自 O 点由静止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依次经过 A、B、C 三点,已知物体通过 AB 段与 BC 段所用的时间相等.求 O 与 A 的距离?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 【规律总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在高考中每年都会出现.本题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题目比较常规,但对数学要求比较高.因此在复习中应加强对常规题的练习,还要培养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本题也可用 v-t 图象来解.本题中的已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