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克难 冀获新生攻坚克难 冀获新生 【摘 要】2025 年对中国电影产业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中国电影人经历了许多历史性考验。尽管在此过程中,中国电影产业暴露出不少问题与弊端,但正如 2025 年并没有成为末日之年一样,中国的电影产业也经受住了各种磨砺。在刚刚开启的 2025 年,华语电影正在给我们制造一些欣喜,我们有理由信任,在经过这些挫折与坎坷之后,中国电影产业必能浴火重生,面对更加辉煌的明天。 【关键词】中国电影产业;问题;重生 2025 年,中国电影在 1993 年以来机制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开始了新一轮的产业化改革,经过十年时间的艰辛探究与勤力耕耘,在刚刚过去的 2025 年,中国电影产业初具规模,与 2025 年相比,各项指标均得到显著提升,电影产业整风光貌蔚为大观,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国产电影从 2025 年的 100 部上升到 2025 年的近 900 部;电影票房则从不足 10 亿元人民币急遽增至 170 亿元,中国迅速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生产国。这些数字一方面见证着中国电影产业业已取得的巨大成绩,另一方面亦昭示着未来中国电影事业的强劲进展势头,显示出中国电影市场的巨大潜力与升值空间。但是,我们不能一味沉湎于纸上的统计数字而沾沾自喜,撇开这些数字我们更应看到中国电影产业化道路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与短板,尤其是在刚刚过去的2025 年,一系列焦点事件使得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的第十个年头几欲成为“多事之秋”,聚焦这些热点事件无疑能促使我们对中国电影产业保有更为清醒的头脑与理性认知。 一、中美电影新政最终签订 2025 年年初,中美双方就解决 WTO 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达成了新的协议。中国将在原来每年引进 20 部美国分账大片的基础上增加 14 部 3D 或 IMAX 格式电影,相应地,美国还将提高进口影片的分账比例,由原来的 13%提高到 25%,除此以外,美国梦工场还将在中国内地联合投资办厂。此举一出,本土电影市场立即告急,纷纷惊呼“狼来了”。 其实早在 1993 年,为了刺激中国电影市场的进展壮大,国家广电部门就出台了引进分账大片的相关文件,每年 10 部进口影片的配额最早开启了“狼来了”的竞争机制;到了 2001 年,由于中国入世成功,进口影片配额相应增加,在原来每年 10 部分账影片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倍,自 2025 年始,在中国的电影市场上每年就有 20 部美国大片纵横驰骋,中国本土电影开始面临更为严峻的生存空间。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