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 老师角色的转换 随着网络技术的进展,因特网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引起了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教育领域中,网络学习成了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网络信息更成为教育的主要资源。无疑,作为教育活动中重要角色的老师决无法回避网络的巨大冲击,而冲击最大的莫过于对其旧有角色的挑战,网络时代呼唤着老师角色的转换。 一、网络时代教育的特征 人类的教育型式是伴随着生产力的进展及人类知识猎取方式的变化而逐渐变化的,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知识型、智能型、创新型。知识型从诞生之日一直持续到 20 世纪 40 年代(在中国则持续到 70 年代),其特征是把传授知识作为推一和至高的目的。虽然知识型教育为人类文明进化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但它那种以“知识就是力量”为价值取向的原始性和局限性,必定导致重复训练、死记硬背的应试教育,无法培育出适应网络时代进展的新人。智能型教育是自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伴随着“知识爆炸”时期的到来而逐渐兴起的,教育的重心由知识的传授为主转移到以开发智力、培育能力为主,告辞了知识累积式的消极被动的教育形态。教育进展到了今日,人们进入了加速更替的开放时代,凭借人类已有的文明之总和,再也无法从容应对未来之冲击,许许多多的人越来越感到无法适应新事物、新变化。因此,人类不但要与过去的时代告辞,而且在网络时代还要扮演新的角色,即从消极接受的被奴役者变为独立自主的制造者,从适应未来、复制未来的智者变为驾驭未来的先导者,为此,教育应具有新的时代特征。(一)教育观念现代化 网络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网络把距离和时间缩小到零。信息可以便捷地获得和使用,社会进展也进入了空前的加速期。因此,对于教育,必须用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替代传统的教育观念,把为未来社会培育人才作为重要的教育目标。 教育观念现代化是指教育应面对未来,为社会培育现代化人才,以带动社会求新求变。若忽视了这一点,培育出来的学生在信息日益增多、知识迅速更新的网络时代,将失去适应能力、制造能力。而加强教育对未来的导向功能,则将会使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 教育必须要现代化,具有未来意识,这是网络时代给予教育的新的使命。网络社会飞速进展,不但不允许我们留恋“过去”,而且也不允许我们留恋“现在”,“现在”的东西马上就要变成“过去”,留恋“现在”,在一定程度上说就是面对“过去”。我们惟有选择“未来”,面对未来,才...